查看: 5866|回复: 19

[交流]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之研究----以《華嚴經‧入法界品》為中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5 00: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趙太極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一年級

提要:

       古德曾言:「不讀華嚴,不知佛家之富貴」,而且《華嚴經》素有「經王」之美譽,其中所蘊含「事事圓融無礙」的深邃義理,向來更是飲譽中國、獨步教界。以《八十華嚴》而論(注:80此数甚值考究),《華嚴經‧入法界品》竟然有二十品之多,佔了全經的四分之一,因此不容小覷。換句話說,想要一窺華嚴全貌,必須釐清<入法界品>的深層意涵,才能洞觀全經。到底<入法界品>在《華嚴經》的重要性如何?華嚴所強調的「菩提心」與其他經中所言的「菩提心」差異何在?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親身經歷在《華嚴經》所要彰顯的精神與實踐內涵為何?善知識與菩提心、普賢行願等內容,為何屢屢出現在<入法界品>的經文之中?是否透露了些許華嚴的微言大義?
       《華嚴經‧入法界品》生動活潑地描述善財童子捨棄人間福報、為法忘軀的事蹟(注:天地之所以恒且久者,以其不自生),其鮮明形象深植人心,透過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的親身經歷,為後人作了一個完美的示範,將佛法修學的次第與實踐內涵朗然呈顯。筆者擬透過對《華嚴經‧入法界品》全文文本的梳理,直接從《大正藏》原典加以探討分析為主要進路,輔以研求華嚴宗四祖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疏》的演義,藉以闡明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之次第與內涵;本文擬就「善財本迹略述」、「善知識」與「菩提心」、「會歸普賢行願」等項內容,分節梳理文脈、闡揚其義理內涵,以期釐清全文要旨,如實契入華嚴<入法界品>的核心真實義,結證所有一切信、解、行、證之細流,終將會歸普賢行願,趣入華嚴重重無盡的普賢願海,方得以究竟成就,成佛之道,捨此無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5 00: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前言:
       古德曾言:「不讀華嚴,不知佛家之富貴」,誠哉斯言,一旦著手研究「華嚴學」,遊心於華嚴重重無盡的深邃義海(注:分形和全息),當有此感;尤其《華嚴經》素有「經王」之美譽,所描述的是佛菩薩所自內證的無量無盡、事事圓融無礙的義理,三際一如、頓時朗現,揭示了不可思議、廣大圓滿的佛智境界。

       綜觀學術界針對以「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為題,撰述專文探討者為數不少,如:方東美以純熟的哲學思辨切中華嚴精蘊、楊政河汲古引今地彰顯華嚴奧旨、桑大鵬以表章數據整理出經文脈絡…等,均對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之義理內涵有相當程度的闡揚及學術貢獻;將善財參訪過程的場域加以分類撰述其內容者亦有之,例如陳琪瑛所發表的<善財參訪的自然之場>與<善財參訪的城市之場>基於上述的文獻回顧與問題意識觀照,筆者擬透過對《華嚴經‧入法界品》全文文本的梳理,直接從《大正藏》原典加以探討分析為主要進路,輔以研求華嚴宗四祖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疏》的演義及相關學術論著,藉以闡明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之次第與內涵。如前所述,筆者已說明本文論述的重點與脈絡及進路,,透過哲思的詮釋,也引領我們進入了華嚴的無限想像空間。雖然學術界已有相當多有關「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討論,但仍然有更核心的議題未被深度挖掘,譬如:對於《華嚴經》中所描繪的善財童子遍訪五十三位善知識的事蹟,為何在《華嚴經.入法界品》中所詮釋的內容要如此布局?為何善財在福城拜見文殊後,經文殊指點去勝樂國妙峰山親近德雲比丘,之後就一直鍥而不捨地參訪善知識,為何是五十三位善知識,而不是其他數目?<入法界品>為何在《華嚴經》中佔有非常重要的關鍵位置?<入法界品>的出場次序,是否也蘊含些許玄機?還有,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親身經歷在《華嚴經》所要彰顯的精神與實踐內涵為何?善知識與菩提心、普賢行願等內容,為何屢屢出現在<入法界品>的經文之中?《華嚴經》的編撰者是否想藉此善財的事蹟透露華嚴的微言大義?以上種種頗具深度的義理,大多尚未被完全揭顯,因此筆者希冀撰寫本文加以深研而透顯其義。

       基於上述的文獻回顧與問題意識觀照,筆者擬透過對《華嚴經‧入法界品》全文文本的梳理,直接從《大正藏》原典加以探討分析為主要進路,輔以研求華嚴宗四祖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疏》的演義及相關學術論著,藉以闡明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之次第與內涵。如前所述,筆者已說明本文論述的重點與脈絡及進路,以下擬就善財本迹略述、善知識與菩提心、會歸普賢行願等項內容,分節梳理文脈、闡揚其義理內涵,以期釐清全文要旨,如實契入華嚴<入法界品>的核心真實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5 00: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善財童子本迹略述
       善財童子既然是《華嚴經‧入法界品》的靈魂人物,我們不妨先來研究一下他的出生來歷與因緣,俾利全文的理解。《華嚴經‧入法界品》中有言: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注:童子之称大有深意,或可为法婴也,故有入法界品之断)知福城人悉已來集,隨其心樂現自在身,威光赫奕蔽諸大眾;以自在大慈令彼清涼,以自在大悲起說法心,以自在智慧知其心樂,以廣大辯才將為說法。復於是時,觀察善財以何因緣而有其名?】
如上引文所述,<入法界品>的序曲緣起於文殊在福城說法時,在施放威光、遍灑清涼、悲心自在之餘,心生一念:觀察善財以何因緣而有其名?接著,文殊菩薩便對大眾開示道:
【知此童子初入胎時,於其宅內自然而出寶樓閣,其樓閣下有伏藏,於其藏上,地自開裂,生寶芽,所謂:金、銀、瑠璃、玻瓈、真珠、硨磲、碼碯。善財童子處胎十月然後誕生,形體肢分端正具足;其大藏,縱廣高下各滿肘,從地涌出,光明照耀。】(注:七之周期与月之运行关系甚大
文殊知道這童子剛入母胎時,家中就自然湧出七寶所建的樓閣。樓閣下面埋藏著七種珍寶,就在珍寶的上方,地面自然開裂,長出七寶的根芽。這七寶就是金、銀、琉璃、玻璃、真珠、硨磲、瑪瑙。善財童子經過懷胎十月之後誕生,全身及四肢都端正而圓滿。地下的七種寶藏也在此時湧出,高寬各有七個手肘的長度,光明照耀。

       經上又進一步的描述善財童子出生時,善財的種種的住宅自然地生長出奇珍異寶,經言:
【復於宅中自然而有五百寶器,種種諸物自然盈滿。所謂:金剛器中盛一切香,於香器中盛種種衣,美玉器中盛滿種種上味飲食,摩尼器中盛滿種種殊異珍寶,金器盛銀,銀器盛金,金銀器中盛滿瑠璃及摩尼寶,玻瓈器中盛滿硨磲,硨磲器中盛滿玻瓈,碼碯器中盛滿真珠,真珠器中盛滿碼碯,火摩尼器中盛滿水摩尼,水摩尼器中盛滿火摩尼……。如是等五百寶器,自然出現。又雨眾寶及諸財物,一切庫藏悉令充滿。以此事故,父母親屬及善相師共呼此兒,名曰:善財。】
在他的家中,也自然地出現五百種寶物所製的容器,上面裝滿了各種寶物。像是金剛器中盛滿了各種香;香器中盛滿了各種衣服;美玉器中盛滿了各種珍味的飲食;寶珠器中盛滿了各種奇珍異寶;金器中盛滿了銀子;銀器中盛滿了金子;金銀器中盛滿了琉璃及寶珠;玻璃器中盛滿了硨渠;硨渠器中盛滿了玻璃;碼瑙器中盛滿了真珠;真珠器中盛滿了碼瑙;火摩尼器中盛滿了水摩尼;水摩尼器中盛滿了火摩尼。像這樣的五百種寶器,都自然出現。天上又落下種種寶物及一切的財物,裝滿了所有的倉庫。就因為這些因素,父母親眷們及相命師,才都稱這小孩叫善財。

       接著,文殊又一一道出善財的非凡事蹟,經上說:
【又知此童子,已曾供養過去諸佛,深種善根,信解廣大,常樂親近諸善知識,身、語、意業皆無過失(注:品法界之运之苛刻条件),淨菩薩道,求一切智,成佛法器,其心清淨猶如虛空,迴向菩提無所障礙。】
如上引文指出,又因為知道這小孩在過去世中,曾經供養過諸佛,已深植善根,信力及悟解力都十分廣大。他常常樂於親近善知識,身語意三業都清淨無過失。他清淨修行菩薩道,追求佛的一切智,是成就佛法的法器。他的心念清淨,猶如虛空。將所有的修行成就,都迴向覺悟之道,而毫無障礙。

       根據楊政河的研究指出,<入法界品>是華嚴經的最後一品在八十卷的《華嚴經》中,這一品就佔了二十一卷。而且在它前面的三十八品,合佔五十九卷經文(注:所有数字皆当有深意),也就是(佛陀)從放光集眾,舉果勸發眾生去修行,要歷經五位行門,證得等覺與妙覺位,最後終於達到能夠和光同塵,一塵都絲毫不染,進而解說修行利生的常道,這當然是從凡夫位開始造修而成就如來無上菩提道上的真實示範。到了最後的一品<入法界品>是捨去言論,依法奉行,直接掃蕩心意識的滯頓行迹,回復到本來就具有的神妙智用;這可說是華嚴經的扼要,其實也就是至道的淵源。所以古德認為「入法界品」以前的經文可譬喻如「百川」,而本品猶如「大海」,其間的源流與體用是相同的,可以融歸於「一真法界」之中,這也可說是華嚴教海的最高臻極處。

       中國人嘗言,「坐而言,不如起而行」;也嘗言,「讀萬卷書,不如走千里路」;又言,「百聞不如一見」。以上所言,在在強調力行實踐的重要性。如果善財不具足文殊所讚譽的「又知此童子,已曾供養過去諸佛,深種善根,信解廣大,常樂親近諸善知識,身、語、意業皆無過失,淨菩薩道,求一切智,成佛法器,其心清淨猶如虛空,迴向菩提無所障礙」善財可以說是入法界品的主角,而入法界品又是總歸妙理後,進入宗教實踐層面的最關鍵所在,因此若無文殊的大智起妙用,無以通透觀察出善財本迹;而經文中宛然若存的善財童子,若無過去世的勤修菩提、廣積福慧資糧,又怎能巧遇文殊呢?因此,筆者認為整部《華嚴經》被譽為高度的文學作品,良有以也!寓教化於經典中人物的鋪陳與栩栩如生般的劇情高潮迭起於經典文本之中,而善財在文殊點撥下廣參善知識、誓證菩提的宗教實現歷程,其鮮明活絡的角色亦躍然於紙上。

       到底為何善財會熱衷於真理實踐呢?追溯其源,應歸諸於文殊的大智啟迪,如經上言: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如是觀察善財童子已,安慰開諭,而為演說一切佛法(注:文殊为七佛之师,为普渡众生故,以佛降菩萨位)。所謂:說一切佛積集法,說一切佛相續法,說一切佛次第法,說一切佛眾會清淨法,說一切佛法輪化導法,說一切佛色身相好法,說一切佛法身成就法,說一切佛言辭辯才法,說一切佛光明照耀法,說一切佛平等無二法。爾時,文殊師利童子(注:镇宫之存,必为童子相)為善財童子及諸大眾說此法已,慇懃勸諭,增長勢力,令其歡喜,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又令憶念過去善根;作是事已,即於其處,復為眾生隨宜說法,然後而去。】

如上引文所論述的重點在於,文殊的大智觀察、觀機逗教,對於與會者勤加安慰、開導勸諭,並且為大眾演說一切佛法。說一切佛積集法、相續法、次第法、眾會清淨法、法輪化導法、色身相好法、法身成就法、言辭辯才法、光明照耀法、平等無二法。在那時,文殊師利童子為善財童子及諸大眾說此法後,不斷地慇懃勸諭,使得眾人增長勢力,令其歡喜,令眾人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又令眾人憶念過去的善根;文殊作了這些事後,又在福城為眾生隨緣方便說法,然後而去。由於文殊菩薩於久遠劫早已成佛,為七佛之師,上述無非象徵著探求、實踐真理的第一步,應以智慧為首要具備條件,否則盲修瞎練、妄作聖解,如何成就?

       在文殊的大加持之下,善財自發性地一心勤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在文殊跟前讚頌一番之後,文殊師利菩薩如象王迴觀善財童子,作如是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復欲親近諸善知識,問菩薩行,修菩薩道。善男子!親近供養諸善知識,是具一切智最初因緣,是故於此勿生疲厭。】

文殊諄諄教誨善財說:親近供養諸善知識,是具一切智最初因緣,是故於此勿生疲厭。善財的根器非凡,文殊尚且再三叮嚀,更何況吾人去佛日遠,業身障重。善財在聆聽文殊開示後,便誠心向文殊請示修學菩薩道的種種行門,如經言:
【善財白言:「唯願聖者廣為我說,菩薩應云何學菩薩行?應云何修菩薩行?應云何趣菩薩行?應云何行菩薩行?應云何淨菩薩行?應云何入菩薩行?應云何成就菩薩行?應云何隨順菩薩行?應云何憶念菩薩行?應云何增廣菩薩行?應云何令普賢行速得圓滿?」】

如上引文所述,善財向文殊請教如何學、修、趣入、行、淨、入、成就、隨順、憶念、增廣菩薩行,次第分明地請教,最後則叩問如何速得圓滿普賢行。文殊師利菩薩則為善財童子而說頌,如經上所言:
【善哉功德藏,能來至我所,發起大悲心,勤求無上覺。已發廣大願,除滅眾生苦,普為諸世間,修行菩薩行。若有諸菩薩,不厭生死苦,則具普賢道,一切無能壞。福光福威力,福處福淨海;汝為諸眾生,願修普賢行。汝見無邊際,十方一切佛,皆悉聽聞法,受持不忘失。汝於十方界,普見無量佛,成就諸願海,具足菩薩行。若入方便海,安住佛菩提,能隨導師學,當成一切智。汝遍一切剎,微塵等諸劫,修行普賢行,成就菩提道。汝於無量剎,無邊諸劫海,修行普賢行,成滿諸大願。此無量眾生,聞汝願歡喜,皆發菩提意,願學普賢乘。】

上引雖是對善財所作的開示與勉勵,筆者則認為此段文殊開示甚為重要,可視之為契入普賢行願的根本口訣,唯有發起大悲心,勤求無上覺,再發廣大願,除滅眾生苦,進而普為諸世間,修行菩薩行,若有諸菩薩,不厭生死苦,則具普賢道,一切無能壞……。此處已為菩提心、善知識及普賢行願預留伏筆,說明修學的次第應以大悲為根本,勤求無上覺,再發廣大願,如此依序而修,方能成就佛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5 00: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菩提心

       《華嚴經‧梵行品》上言:「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知一切法真實之性,具足慧身,不由他悟。」由於可見發菩提心甚為重要。如上節所述,修學的次第應以大悲為根本,勤求無上覺,再發廣大願。由於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之中,於<入法界品>伊始,財童子從文殊師利所聽聞佛具足無量功德,遂一心勤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由此可見行者因為有了同體大悲的感悟後,再至誠發菩提心,乃修學菩薩道的起始點;遍覽<入法界品>文本,不難發現每當善財要參訪新的善知識之前,必當先自白已發了菩提心,再虛心地向善知識請益法要,由此益證菩提心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說,去除菩提心的內涵,《華嚴經‧入法界品》只不過是一部華麗的文學作品罷了,與宗教實踐及提升靈性的層面無甚關涉。

       對於菩提心的意義,在《佛光大辭典》上有言:「菩提心,梵語 bodhi-citta。全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又作無上正真道意、無上菩提心、……即求無上菩提之心。菩提心為一切諸佛之種子,淨法長養之良田,若發起此心勤行精進,當得速成無上菩提……。」筆者擬直接從<入法界品>文本切入,了解經意,再行比較分析。如經言:從上引文所述及菩提心之意涵,尚不能突顯華嚴菩提心的獨到之處,筆者進一步深入思惟<入法界品>所提到的菩提心跟其他經典所提到的菩提心,是否有差別?若有差別,差別何在?是不二不異,還是存在著特殊意涵?
       筆者擬直接從<入法界品>文本切入,了解經意,再行比較分析。如經言:
【善男子!菩提心者,猶如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故;菩提心者,猶如良田,能長眾生白淨法故;菩提心者,猶如大地,能持一切諸世間故;菩提心者,猶如淨水,能洗一切煩惱垢故;…… 菩提心者,則為妙寶,能令一切心歡喜故;菩提心者,如大施會,充滿一切眾生心故;菩提心者,則為尊勝,諸眾生心無與等故;菩提心者,猶如伏藏,能攝一切諸佛法故;菩提心者,如因陀羅網,能伏煩惱阿脩羅故;菩提心者,如婆樓那風,能動一切所應化故;菩提心者,如因陀羅火,能燒一切諸惑習故;菩提心者,如佛支提,一切世間應供養故。】

以上的譬喻,多達兩百多個,譬喻菩提心如:種子、良田、大地、淨水、妙寶、大施會、尊勝、伏藏、因陀羅網、婆樓那風、因陀羅火、佛支提……,巧妙縱橫,無非說明菩提心的殊勝之所在(注:所谓心月菩提)。《華嚴經‧入法界品》上續言:
【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無量功德;舉要言之,應知悉與一切佛法諸功德等。何以故?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諸菩薩行,三世如來從菩提心而出生故。是故,善男子!若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則已出生無量功德,普能攝取一切智道。】
從上引文得知此處強調,菩提心能夠出生一切諸菩薩行,三世如來皆從菩提心而出生;易言之,若缺乏菩提心,則一切諸菩薩行無以成,更遑論成佛。

       精研華嚴義理的華嚴四祖澄觀在《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中,更進一步析論:
【疏。五因大等者。謂發菩提心即十信發心。起解即十住。行即十行。願即十向。證即十地。精勤匪懈通策於前。以成諸位。】

上引文雖寥寥數語,卻已透顯了華嚴的次第與菩提心之間的關涉,發菩提心即具足信(十信)、解(十住)、行(十行)、願(十向)、證(十地),加上不斷地參訪善知識,精勤不懈,通策於前,即成諸位;筆者個人認為,華嚴所揭顯的菩提心與眾不同之處正在於此,強調發起菩提心的剎那即具果地的因(種子),若依此次第而修,即能漸增實踐位階,地地增上,以臻等覺、妙覺,圓滿菩提心即成就佛果。

       在《華嚴經‧入法界品》中對於,菩提心如何漸趨圓滿,有著更進一步的闡明,經言:
【所謂:欲了知妙世界即是麁世界,麁世界即是妙世界;仰世界即是覆世界,覆世界即是仰世界;小世界即是大世界,大世界即是小世界;廣世界即是狹世界,狹世界即是廣世界;一世界即是不可說世界,不可說世界即是一世界;不可說世界入一世界,一世界入不可說世界;穢世界即是淨世界,淨世界即是穢世界。欲知一毛端中,一切世界差別性;一切世界中,一毛端一體性。欲知一世界中出生一切世界,欲知一切世界無體性。欲以一念心盡知一切廣大世界而無障礙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上述重點在於:「欲知一世界中出生一切世界,欲知一切世界無體性;欲以一念心盡知一切廣大世界而無障礙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也就是說,如果發菩提心則能洞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相即相入」的廣大無礙境界;甚至可以說,不發菩提心就無法體證華嚴自內證境界,也無法圓滿普賢行願,更無法圓成實證佛智。由此可見,菩提心乃是一切修學、成就的關鍵所在。

       經上不厭其煩地闡明菩提心的重要性,以強化思惟,利於實踐,經言:
【善男子!如人護身,先護命根。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護持佛法,亦當先護菩提之心。善男子!譬如有人,命根若斷,不能利益父母、宗親。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捨菩提心,不能利益一切眾生,不能成就諸佛功德。】

上引文提到了「護持佛法,亦當先護菩提之心」及「捨菩提心,不能利益一切眾生,不能成就諸佛功德」的觀念,益見菩提心的可貴與重要性。

       澄觀言:「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業。」又言:「第三法界因果分明顯示。亦有十義五對。一無等境。此有二位。一在纏性淨法界。為所信境。二出纏最清淨法界為所證境。二無等心此亦二義。一大提心。為普賢行本故。二信悲智等隨行起故。三無等行。此亦二義。一差別行。各別修故。二普賢行。一即一切故。四無等位。此亦二義。一行布位。比證別故。二圓融位。一證一切證故。五無等果。此亦二義。一修生果。今始成故。二修顯果本自具故。」續言:「種智證於實際即是菩提。」終言:「發提心即見大道。」從以上澄觀所言,彰顯了「無等境、無等心、無等行、無等位、無等果」五對十義的奧旨,華嚴精蘊,呼之欲出,了了分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5 00: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善知識
       如上兩節申論得知,大悲心及菩提心的重要性,同時也令人了解所謂的修行者,若無大智當前導,藉以生起大悲心,繼而發起菩提心,斷無成就之可能,猶如田地無播種種子,必無結果之可能性;進一步而言,空有悲心願力,而無善知識引導開示,也恐徒耗心力、事倍功半,甚或老牛耕錯田,瞎忙一場。

       何謂善知識?澄觀於《大方廣佛華嚴經疏》中言:
【言善知識者。謂能令於未知善法令知。未識惡法令識。或二字並通。識約明解知約決了。真為揀似。然知識有五。一知識世間善惡因果。而令修斷。二厭世樂而欣涅槃。三有悲心相心修度。四以無相慧令物修行。五令無障礙修滿普賢行。此五前前非真真唯第五人能行。此是人善友。若約法友。教理行果皆善友也。後善男子求善知識下誡勸。隨順是勸。餘皆為誡。設有實過尚取法亡非。況權實多端生熟難測。】

據上引文所言,所謂善知識者,就是能令於未知善法令知,未識惡法令識;或者二字並通,則具有「識約明解」、「知約決了」、「真為揀似」的義涵。至於知識的種類則分為五種:一、知識世間善惡因果而令修斷;二、厭世樂而欣涅槃;三、有悲心相心修度,四、以無相慧令物修行,五、令無障礙修滿普賢行。此五前前非真,真唯第五人能行,此是人善友;若就法友而言,教理行果皆是善友。後善男子求善知識下誡勸,隨順是勸,餘皆為誡,設有實過尚取法亡非,況權實多端生熟難測。細心體會澄觀所言,真善知識唯有「令無障礙修滿普賢行」者,準此而觀,善財童子恰如其分地扮演了一個非常稱職而典範的善知識,藉由他的示範,引領整個法界眾生圓滿普賢行而趣入華嚴世界。

       誠如方東美所言:「現在假使說我們已經仔細研讀過華嚴經,尤其是已經經翻閱華嚴經的最後一章<入法界品>(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自然就會知道,在入法界品裡面的善財童子,就是一位真正嚮往追求哲學智慧的人。可是善財童子他也曉得並不能夠憑藉那顆赤裸裸的心靈,就能夠接觸這個極為駁雜的世界,他必須先取得智慧才能承當。」此處直指欲提升心靈境界,必先具足智慧,才能承當一切聖行。
       方東美接著又說:「當時文殊師利就像象王一樣,迴觀善財,便令善財童子獲得根本智,當他受到文殊菩薩的精神感召之後——因為文殊菩薩是般若空宗思想的最高代表——在他以為,或許文殊菩薩一下子就會使他到達到無一所有處境、非想非非想處的妙境裡面去。但是文殊只是摸一摸他的頭之後就說,你要想追尋很高的智慧與理想,那麼你就必須接觸現實世界裡面的各種行動綱領,與實踐力行的各項法則才可以。這些綱領與法則,並不是理論,而是一種實際體證境界,使得能彰顯染淨融通、生佛平等的圓融境界。」於此,更深入說明真理的實證必須接受檢驗,才能得到真實受用,也才禁得起考驗。

       《華嚴經‧入法界品》上的事蹟說明了,自從善財得到文殊的教導後,首先到可樂國參訪功德雲比丘,接受念佛三昧門的教誨;繼而參訪諸多菩薩、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童子、童女、夜天、天女、婆羅門、長者、醫師、船師、國王、仙人、佛母、王妃、地神、樹神等,領受種種法門與教導,終謁普賢菩薩道場,證入一真法界(注:神行九宫)。由此可見,若欲解脫生死,必須借助善知識的功德與悲智,才不至誤入歧途。
       穿插在<入法界品>各卷中,處處俯拾可見強調善知識的重要性及其殊勝,這是菩薩度生特有的悲懷,唯恐眾生誤入繭網、不得解脫,略舉數處以佐證上論,如經中所言,譬喻如下:
【爾時,善財童子蒙善知識力,依善知識教,念善知識語,於善知識深心愛樂,作是念言:「因善知識,令我見佛;因善知識,令我聞法。善知識者是我師傅,示導於我諸佛法故;善知識者是我眼目,令我見佛如虛空故;善知識者是我津濟,令我得入諸佛如來蓮華池故。」】

上引文說到,善知識者是我師傅、眼目、津濟等譬喻,藉以說明若缺乏善知識的引導則如眼盲,既無師傅教導,也無舟筏可到達解脫的彼岸。接著,經文上又言:
【善財童子因善知識教,不顧身命,不著財寶,不樂人眾,不耽五欲,不戀眷屬,不重王位(注:一个舍字);唯願化度一切眾生,唯願嚴淨諸佛國土,唯願供養一切諸佛,唯願證知諸法實性,唯願修集一切菩薩大功德海,唯願修行一切功德終無退轉,唯願恒於一切劫中以大願力修菩薩行,唯願普入一切諸佛眾會道場,唯願入一三昧門普現一切三昧門自在神力,唯願於佛一毛孔中見一切佛心無厭足,唯願得一切法智慧光明能持一切諸佛法藏,專求此等一切諸佛菩薩功德。】(注:孔德为容,唯道是从

如上引文則描述善財童子因為受到善知識的教導,不但不顧身命、不著財寶、不樂人眾、不耽五欲、不戀眷屬,、不重王位,更加發願化度一切眾生、嚴淨諸佛國土、供養一切諸佛、證知諸法實性、……唯願得一切法智慧光明能持一切諸佛法藏,專求此等一切諸佛菩薩功德。經中續闡其義,再言:
【善知識者,是成就修行諸菩薩道因,是成就修行波羅蜜道因,是成就修行攝眾生道因,是成就修行普入法界無障礙道因,是成就修行令一切眾生除惡慧道因,是成就修行令一切眾生離憍慢道因,是成就修行令一切眾生滅煩惱道因,是成就修行令一切眾生捨諸見道因,是成就修行令一切眾生拔一切惡刺道因,是成就修行令一切眾生至一切智城道因。何以故?於善知識處,得一切善法故;依善知識力,得一切智道故。善知識者,難見難遇。】

上引文主要說明善知識的可貴之處在於,「於善知識處,得一切善法故;依善知識力,得一切智道故。善知識者,難見難遇。」可見能遇到善知識引導,必然是累生多劫的善因緣積聚所成。
       根據《華嚴經‧探玄記》卷十八記載,善財童子參訪善知識具有八義,即:善知識為軌範、為勝行之緣、破見慢、離細魔、寄成行、寄顯位、顯深廣、顯緣起。此外,其參訪諸善知識係表示因果漸證之先後順序,其中,「初遇文殊以後至第四十一人,表示寄位修行之相,即寄十信行及三賢、十聖之位。其後十一人表示會緣入實之相,即總會前述階位差別之緣,而同入於實相之理,指親證妙覺。其次遇第五十三位之彌勒菩薩,表示攝德成因之相,即攝此會緣入實之德,而為一生補處之正因。其次再遇文殊菩薩,表示智照無二之相,即初遇文殊菩薩為「信智」之表徵,第五十四次之參訪又再遇文殊,為「證智」之表徵(注:此意甚深,又入中宫也,恰如京房60律之色育,但该文此处表述有误,善财51参见弥勒,52参回文殊所,但“文殊师利还摄不现”即53参在文殊所参普贤证果,也就是说第53次证果,恰是第80卷,非常有意思,因黄钟为81故。然善财蒙文殊宣示成就阿僧只等法门。已住文殊自所住处。于是思惟观察一心愿见文殊。及三千世界微尘数知识者。以此住义当等觉后心。由善财证性未忘。故犹愿见。以证称法界智。则见恒沙性德总在心源。一切法门不离当念。故三千世界尘数知识皆悉承事无有违逆。故不必远求一一参请。故后云普观普闻也。然善财后见普贤。今文殊直宣示成就法门。但云令入普贤行道场一语而已。更无指示后友者。意表果海离言。要亡言妙契。只令自悟而已。至此,即表示善財遍求法門之結果已與本智相應,冥合而無二,已離能、所的分別之相,得以照體而獨立。最後遇普賢菩薩,表示顯因廣大之相,即既已達智證無二,故言亡慮絕,觸物皆道,法法全真,依正渾融,重重無盡,舉一法即是圓因,一切諸法莫不如此,是即普賢廣大之境界。」

       澄觀於《大方廣佛華嚴經疏》上有言:
【涅槃十八云。一切男女若具四法。即名丈夫。一近善知識。二聽聞正法。三思惟其義。四如說修行。又四相品具四相故。名為丈夫。又云。雖是女人能信自身有佛性者。即是丈夫故。男子不信即是女人。】

如上引文所述,親近善知識才能稱得上是丈夫,也才具格得以聽聞正法、思惟其義,再進入到修行的次第。至於要如何承事善知識,甚至普事一切善知識,經中明言:
【善男子!汝不應修一善、照一法、行一行、發一願、得一記、住一忍,生究竟想;不應以限量心,行於六度,住於十地,淨佛國土,事善知識。何以故?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應種無量諸善根,應集無量菩提具,應修無量菩提因,應學無量巧迴向,應化無量眾生界,應知無量眾生心,應知無量眾生根,……應普知一切世,應普行一切法,應普淨一切剎,應普滿一切願,應普供一切佛,應普同一切菩薩願,應普事一切善知識。】

如上引文得知,藉由善知識的教導,可以讓行者的心量擴展得如虛空般廣大,不以小小成就而沾沾自喜,應在善知識的引導下廣修普賢行,若能如此思惟,則能更加重視與珍愛善知識,如經上所言:「善男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人難得。若能發心,是人則能求菩薩行,值遇善知識恒無厭足,親近善知識恒無勞倦,供養善知識恒不疲懈,給侍善知識不生憂慼,求覓善知識終不退轉,愛念善知識終不放捨,承事善知識無暫休息,瞻仰善知識無時憩止,行善知識教未曾怠惰,稟善知識心無有誤失。」

       根據楊政河的研究指出:「對於這五十三位善知識,就是入道五位中的行相;因為在入法界品以前的三十八品經,僅僅解說其法理,恐怕後代學者會迷失不知修行法則,所以文殊菩薩便想令善財童子透過這五十三參的教、理、行、果,信、解、行、證的典範,讓後代眾生能夠有所依循,才安立這五十三參,以成一百一十重的因果法門。其中五十即代表五位因果,每位各具十波羅蜜。另外三人是為了說明法界體,才安立文殊為法身佛的根本智,普賢為差別智,彌勒佛是集文殊與普賢行中的無作果,也就是五位中的智行因果;並且就以這三法來作為形成這一個法界體用的自在無礙門,遍於與五位中五十個菩薩以為因果。如此在五位上五十重波羅蜜皆有因果,那麼五十善知識中一中有二,五十中有百,通遍法界中本來就是常行十波羅蜜,才形成一百一十。至於文殊、普賢與彌勒佛果,這三人代表一真法界無功用行中的大用自在門。」
      
       如上所論,可從澄觀所著的《大方廣佛華嚴經疏》上言,可體會到更深層的義理,澄觀言:
【且依古德配為五相。謂初四十一人名寄位修行相。寄四十一人依人求解顯修行故。二從摩耶下九會。十一人明會緣入實相。即會前住等。成普別兩行契證法界故。初得幻智後得幻住。該於中間如幻之緣。入一實故。三慈氏一人名攝德成因相。會前二門之德。並為證入之因故。故法門名三世不忘念。則攝法無遺。四後文殊名智照無二相。謂行圓究竟朗悟在懷。照前行等唯一圓智。更無前後明昧等殊故。五普賢一人名顯因廣大相。始覺同本圓覺現前。稱周法界無不包含故。其後四相亦得稱為寄位。前三義同等覺故。摩耶慈氏並入重玄門。文殊表菩薩地盡心無初相。普賢義同妙覺。纔見普賢便等佛故。】

根據如上引文所述,澄觀闡明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之位階,從首位德雲比丘至第四十一位摩耶夫人都稱之為「寄位修行相」,彰顯修行必須「依人求解」,不能憑空想像。其次從摩耶下九會等十一人則闡明「會緣入實相,即會前住」等實踐綱領,以成普行、別行而契證法界。最初得幻智後得幻住,該於中間如幻之緣,因為入一實的緣故。至於談到第三,慈氏(彌勒)一人則名之為「攝德成因相」,以會通前二門之德,並為證入之因。因此,這個法門又名「三世不忘念」,則攝法無遺。第四,後面提到文殊則名之為「智照無二相」,主要是描述文殊行圓究竟、朗悟在懷的境界。依照前行等唯一憑藉圓智,更無前後明昧等差別。第五,普賢一人則名之為「顯因廣大相」,始覺同本圓覺現前,稱周法界無不包含。其後四相亦得稱為「寄位」。前三義同等覺故,摩耶慈氏並入「重玄門」,文殊表「菩薩地盡心無初相」,普賢義同「妙覺」,才見普賢便等佛。

       如果從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對象中,加以分門別類地探求深義、闡明其理,會得到怎樣的結果呢?澄觀言:
【八法界人類。於中有二。先明類別。謂知識雖多不出二十類。一菩薩。二比丘。三尼。四優婆塞。五優婆夷。六童男。七童女。八天。九天女。十外道。十一婆羅門。十二長者。十三先生。十四醫人。十五船師。十六國王。十七仙人。十八佛母。十九佛妃。二十諸神。二顯義相有四。一約果攝化。並是如來海印所現。二約因成行。皆是菩薩隨力現形。三約義顯法。總是緣起法界之人法。四約相辨異。不出菩薩五生所收。一息苦生。如良醫等。二隨類生。如外道等。三勝生。如善見比丘等。四增上生。如無厭足王等。五最後生。如慈氏等。通即前四。各具五生可知。於中菩薩有六。三處現身。一初文殊信位劣故。唯顯一人。二中間漸進現於二人。謂大悲正趣。三位後成滿顯於三人。謂彌勒等。】

澄觀指出,善財所參訪的善知識裡屬於法界人類之中的類別,不外乎二十類,分別為:一菩薩、二比丘、三尼、四優婆塞、五優婆夷、六童男、七童女、八天、九天女、十外道、十一婆羅門、十二長者、十三先生、十四醫人、十五船師、十六國王、十七仙人、十八佛母、十九佛妃、二十諸神。至於參訪法界人類所突顯的義相則分為四項,分別為:一、約果攝化,並是如來海印所現;二、約因成行,皆是菩薩隨力現形;三、約義顯法,總是緣起法界之人法。;四、約相辨異,不出菩薩五生的範圍,有哪五種呢?一、息苦生,如良醫等;二、隨類生,如外道等;三、勝生,如善見比丘等;四增上生,如無厭足王等;五最後生,如慈氏等。通即前四,各具五生可知,於中菩薩共有六。三處現身:一初文殊信位劣故,唯顯一人;二中間漸進現於二人,謂大悲正趣;三位後成滿顯於三人,謂彌勒等。

       再者,澄觀以法界事義析論,通貫入法界品分為十門,澄觀言:
九法界事義者通下諸位總有十門。一正報法界。二依報法界。三現相。四表義。五言說。六義理。七業用。八說往因。九結自分。十推勝進。此十門法界同一緣起互融無礙。】

如上引文所述,依法界事義而言,貫通以下諸位,總共可區分為十門:一、正報法界,二、依報法界,三、現相,四、表義,五、言說,六、義理,七、業用,八、說往因,九、結自分,十、推勝進。這十門法界同一緣起,互融無礙。誠如賢度的研究指出,「華嚴教理的中心思想,是由佛海印定中所表現的法界無盡緣起,而此法界緣起的究竟,乃是事事無礙法界,此為華嚴最高境界,乃一大法界緣起,然此緣,乃稱性而遍事者,理事六相涉入之『因陀羅網境界也』。因陀羅網境界,又作因陀羅微細境界,華嚴十玄門之一。」

       若就<入法界品>文本的內容而言,可將善財所參訪的善知識分位歸類,澄觀在《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言:
【十隨文釋。依五相中。今當第一寄位修行相分五。初文殊一人寄十信。信未成位故但一人。餘四十人寄十住等位。各有十。謂二從德雲至慈行寄十住位。三善見至遍行寄十行。四鬻香長者至安住地神寄十向。五婆珊夜神至瞿波寄十地。】

十隨文釋,依五相中,今當第一寄位修行相分五:初文殊一人寄十信,因為信未成位,所以只列一人,其餘四十人寄十住等位,各有十人,分別為:從德雲至慈行寄十住位,善見至遍行寄十行,鬻香長者至安住地神寄十向,婆珊夜神至瞿波寄十地。以上已將善財所參訪的對象,被依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而定位,令人藉由善財參訪善知識的事蹟,了解佛法修行的次第與實踐內涵。
       澄觀更直指善財、文殊、彌勒、普賢三者巧妙的關係,疏言:
【菩薩善根不遇如來智慧日光。翳死無疑通證前義。後我願滿下結會三聖。言俱見我者亦有三意。一俱助化故。二善財表行。文殊信智。成正覺時俱證此故。三者文殊古佛善財當佛。慈氏現佛。三世圓融浩然大均。故云俱見。】

上言已明白指出,若能圓滿普賢行願,則能三際一如、當下證道,文殊古佛、善財當佛、慈氏現佛均同時成正覺,此處又一明證,若不能具體實踐普賢行願、進而圓滿普賢行願,則成佛之事不過是紙上談兵、畫餅充飢、煮沙成飯的空談而已。由此可見,所有一切信、解、行、證之細流,終將會歸普賢行願,趣入華嚴重重無盡的普賢願海,方得以究竟成就,成佛之道,捨此無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5 00: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會歸普賢行願
       日本學者龜川教信於其所著的《華嚴學》一書中如是說:
【解釋普賢之字義,智儼說:「行周法界曰普,體順調善稱賢。」法藏稟承其說:「德周法界曰普,用順成善稱賢。」澄觀、宗密亦大體襲依此說,所以得知在教學上之解釋為一貫而且一致。此是自利利他稱讚圓滿大菩薩行表現的善吉之名,所以其行能夠涵蓋極廣大的內容。】

       龜川教信又言,在<離世間品>中揭示十種普賢心,與十種普賢行願法相互照應時,住於大慈、大悲等菩薩利他心之大行。應以一切無所有之空為根基才能獲得通達,此即是諸佛如來最大誓願授記法。能與此同一歸趣者,應「同號皆名普賢」,必是獲得廣大無盡功德者。這在<離世間品>中說有二千行法,以真正菩薩之行法,為了具備普賢之德,善住於無所有之心,修持波羅蜜行。法藏解釋此品名,要以四法說明:「一、離世間之妄執,二、緣起世間成為無自性故,三、在世間而不為世間所攝,四、佛果究竟即一切世界而不著於世間。」普賢行是善巧於一切行而泯滅其行跡,所以普賢行能現示其登堂正正之普賢行,解說廣大有行而吉祥之普賢行,乃是華嚴深深內藏之空觀,要是看走了這一點,那可斷定是真正不懂華嚴矣。

       誠如蕭振士言:在<入法界品>中,以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描述一位追求佛道的人不畏艱難,歷經五十三次的參學,方能入於佛道。這中間先安排文殊師利來到人間傳法,文殊代表智慧,也就是說明學佛要先具備智慧。安排普賢在最後現身,則說明一切佛道都必須以願行的實踐才稱得上圓滿。因此,若無華嚴普賢行願為最終依歸,就華嚴與其他經教作比較而言,便不能呈顯出殊特之處。

       在《華嚴經.離世間品》中提到,菩薩必須發十種普賢心,能夠迅速得到成就普賢善巧智,經言:
【佛子!菩薩摩訶薩發十種普賢心。何等為十?所謂:發大慈心,救護一切眾生故;發大悲心,代一切眾生受苦故;發一切施心,悉捨所有故;發念一切智為首心,樂求一切佛法故;發功德莊嚴心,學一切菩薩行故;發如金剛心,一切處受生不忘失故;發如海心,一切白淨法悉流入故;發如大山王心,一切惡言皆忍受故;發安隱心,施一切眾生無怖畏故;發般若波羅蜜究竟心,巧觀一切法無所有故。是為十。若諸菩薩安住此心,疾得成就普賢善巧智。】

據上引文所述,主要是勸行者(佛子)要承當菩薩,必須發十種普賢心,哪十種呢?即:一、發大慈心,二、發大悲心,三、發一切施心,四、發念一切智為首心,五、發功德莊嚴心,六、發如金剛心,七、發如海心,八、發如大山王心,九、發安隱心,十、發般若波羅蜜究竟心。如果諸菩薩能夠安住此心,則能迅速得到成就普賢善巧智。龜川教信的研究也指出,「《探玄記》有十種普賢行:『一、達時劫,二、知世界,三、識根器,四、了因果,五、洞理性,六、鑑事相,七、常在定,八、恆起悲,九、現神通,十、常寂滅。』又此十種之中各各具有十門,辨明百門普賢行,由此則了知普賢行是何等的廣大了。」如前所述,已闡明發菩提心與善知識的重要性,但是最終還是要會歸普賢行願,才能獲得究竟成就,證諸經言:從《探玄記》的「十種普賢行」去闡揚《華嚴經.離世間品》中所談到的「發十種普賢心」,則更能透顯普賢行的實踐內涵。

       如前所述,已闡明發菩提心與善知識的重要性,但是最終還是要會歸普賢行願,才能獲得究竟成就,證諸經言:
【善財童子親近佛剎微塵數諸善知識所得善根、智慧光明,比見普賢菩薩所得善根,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百千億分乃至算數譬諭亦不能及是。善財童子從初發心,乃至得見普賢菩薩,於其中間所入一切諸佛剎海,今於普賢一毛孔中一念所入諸佛剎海,過前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倍;如一毛孔,一切毛孔悉亦如是。】

       如上所敘述,善財童子親近佛剎微塵數諸善知識所得善根、智慧光明,比見普賢菩薩所得善根,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百千億分乃至算數譬諭亦不能及是。此處已透顯若只是參訪善知識,其所得的善根與智慧光明是極其有限的;反之,善財童子從初發心,乃至得見普賢菩薩,於其中間所入一切諸佛剎海,今於普賢一毛孔中一念所入諸佛剎海,過前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倍,如一毛孔,一切毛孔悉亦如是。由此可得經證:唯有會歸普賢行願,才能發揮不可思議的佛智威力。

       如上已敘明會歸普賢行願的重要性,再來亦可由<入法界品>原典中了解到當時善財童子尚未證入普賢願海之中前,猶須經過一番學習領悟,經言:
【善財童子於普賢菩薩毛孔剎中,行一步,過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如是而行,盡未來劫,猶不能知一毛孔中剎海次第、剎海藏、剎海差別、剎海普入、剎海成、剎海壞、剎海莊嚴所有邊際;亦不能知佛海次第、佛海藏、佛海差別、佛海普入、佛海生、佛海滅所有邊際;亦不能知菩薩眾海次第、菩薩眾海藏、菩薩眾海差別、菩薩眾海普入、菩薩眾海集、菩薩眾海散所有邊際;亦不能知入眾生界、知眾生根、教化調伏諸眾生智、菩薩所住甚深自在、菩薩所入諸地諸道,如是等海所有邊際。】

據上引文所述,描繪了善財童子的窘境,善財處於普賢菩薩毛孔剎中,「行一步,過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如是而行,盡未來劫,猶不能知一毛孔中剎海次第、剎海藏、剎海差別、剎海普入、剎海成、剎海壞、剎海莊嚴所有邊際;亦不能知佛海次第、佛海藏、佛海差別、佛海普入、佛海生、佛海滅所有邊際;亦不能知菩薩眾海次第、菩薩眾海藏、菩薩眾海差別、菩薩眾海普入、菩薩眾海集、菩薩眾海散所有邊際;亦不能知入眾生界、知眾生根、教化調伏諸眾生智、菩薩所住甚深自在、菩薩所入諸地諸道,如是等海所有邊際。」此處說明善財再位契入普賢願海之中,猶不能起神通妙用。

雖然善財未圓滿佛果,但是「善財童子於普賢菩薩毛孔剎中,或於一剎經於一劫如是而行,乃至或有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如是而行,亦不於此剎沒、於彼剎現,念念周遍無邊剎海,教化眾生,令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處經證更加說明,一個行者在尚未成就之前,必須非常精勤,甚至念念將菩提心周遍無邊剎海,教化眾生,使令趨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迨至菩提心漸趨圓滿,剎那會歸普賢菩薩諸行願海,自得不可思議神力,如經言:
【當是之時,善財童子則次第得普賢菩薩諸行願海,與普賢等,與諸佛等,一身充滿一切世界,剎等、行等、正覺等、神通等、法輪等、辯才等、言辭等、音聲等、力無畏等、佛所住等、大慈悲等、不可思議解脫自在悉皆同等。】

如上引文所述,善財既已依次第修行而得契入普賢菩薩諸行願海,自然具足與普賢等,與諸佛等,能夠一身充滿一切世界,同時也具有不可思議解脫自在等神力。

       華嚴義海廣大深邃、無有邊際,若欲了知普賢的內證境界,可由經文中盡窺全貌,如經言:「善哉佛子!如汝所言,若此菩薩摩訶薩同一切佛,以何義故不名為:佛?乃至不能捨菩薩道?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已能修習去、來、今世一切菩薩種種行願,入智境界,則名為:佛;於如來所修菩薩行無有休息,說名:菩薩。如來諸力皆悉已入,則名:十力;雖成十力,行普賢行而無休息,說名:菩薩。知一切法而能演說,名:一切智;雖能演說一切諸法,於一一法善巧思惟未嘗止息,說名:菩薩。知一切法無有二相,是則說名:悟一切法;於二、不二一切諸法差別之道善巧觀察,展轉增勝無有休息,說名:菩薩。」由上可見,菩薩無有休息,修證位階與內涵的分際是相當分明的。接著,再從經證徹底了知普賢願海的內涵,經言:
【已能明見普眼境界,說名:普眼;雖能證得普眼境界,念念增長未曾休息,說名:菩薩。於一切法悉能明照,離諸闇障,名:無礙見;常勤憶念無礙見者,說名:菩薩。已得諸佛智慧之眼,是則說名:覺一切法;觀諸如來正覺智眼而不放逸,說名:菩薩。住佛所住,與佛無二,說名:與佛無二住者;為佛攝受,修諸智慧,說名:菩薩。常觀一切世間實際,是則說名:住實際者;雖常觀察諸法實際,而不證入亦不捨離,說名:菩薩。不來不去,無同無異,此等分別悉皆永息,是則說名:休息願者;廣大修習,圓滿不退,則名:未息普賢願者。了知法界無有邊際,一切諸法一相無相,是則說名:究竟法界捨菩薩道;雖知法界無有邊際,而知一切種種異相,起大悲心度諸眾生,盡未來際無有疲厭,是則說名:普賢菩薩。】

上段引文已清楚地展列了菩薩的次第與內涵,不但層次分明,而且析論通透,可將上述歸納為:一、「菩薩」:已能明見普眼境界,證得普眼境界;或者於一切法悉能明照,離諸闇障;或者已得諸佛智慧之眼而不放逸;或者住佛所住,與佛無二,為佛攝受,修諸智慧;或者雖常觀察諸法實際,而不證入亦不捨離者。二、「休息願者」:不來不去,無同無異,此等分別悉皆永息。三、「未息普賢願者」:廣大修習,圓滿不退。四、「究竟法界捨菩薩道」了知法界無有邊際,一切諸法一相無相。五、「普賢菩薩」:雖知法界無有邊際,而知一切種種異相,起大悲心度諸眾生,盡未來際無有疲厭。

《華嚴經‧入法界品》上言:「善男子!毘盧遮那如來,於過去世,如是修行菩薩行時,見諸眾生——不修功德,無有智慧,著我、我所,無明翳障,不正思惟,入諸邪見,不識因果,順煩惱業,墮於生死險難深坑,具受種種無量諸苦。——起大悲心,具修一切波羅蜜行,為諸眾生稱揚讚歎堅固善根,令其安住遠離生死、貧窮之苦,勤修福智助道之法;為說種種諸因果門,為說業報不相違反,為說於法證入之處,為說一切眾生欲解,及說一切受生國土,令其不斷一切佛種,令其守護一切佛教,令其捨離一切諸惡;又為稱讚趣一切智助道之法,令諸眾生心生歡喜,令行法施普攝一切,令其發起一切智行,令其修學諸大菩薩波羅蜜道,令其增長成一切智諸善根海,令其滿足一切聖財,令其得入佛自在門,令其攝取無量方便,令其觀見如來威德,令其安住菩薩智慧。」以上所言,不啻為普賢行願的實踐綱領與實踐內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5 00: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結語
       披覽《華嚴經‧入法界品》全文,不難發現貫穿<入法界品>整體的三大主軸,即是主角——善財童子,透過濃郁的文學筆觸描寫了善財為法決絕的種種勝行,為的是什麼?所為何來?不外乎生起大悲心後,為了解脫生死的纏縛,為了圓滿菩薩道,進而能夠成就究竟圓滿的佛果,因此不惜千辛萬苦與生死的考驗,想透過參訪善知識的教導獲得成就,而成就與否的關鍵則在於菩提心。
       如果發菩提心則能洞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相即相入」的廣大無礙境界;甚至可以說,不發菩提心就無法體證華嚴自內證境界,也無法圓滿普賢行願,更無法圓成實證佛智。由此可見,菩提心乃是一切修學、成就的關鍵所在。華嚴的次第與菩提心之間的關涉何在?若發菩提心即具足信(十信)、解(十住)、行(十行)、願(十向)、證(十地),加上不斷地參訪善知識,精勤不懈,通策於前,即成諸位,華嚴所揭顯的菩提心與眾不同之處正在於此,強調發起菩提心的剎那即具果地的因(種子),若依此次第而修,即能漸增實踐位階,地地增上,以臻等覺、妙覺,圓滿菩提心即成就佛果。
       大悲心及菩提心固然重要,但修行者若無大智當前導,藉以生起大悲心,繼而發起菩提心,斷無成就之可能,猶如田地無播種種子,必無結果之可能性;進一步而言,空有悲心願力,而無真善知識引導會歸普賢行願,也恐徒耗心力、事倍功半,甚或老牛耕錯田,瞎忙一場。
       因此,善財、善知識、菩提心、普賢行願四者,構成<入法界品>的靈魂要素,掌握了這四大元素,也就能洞悉<入法界品>的精蘊,甚至通透整部《華嚴經》所暢演的自內證境界的核心,回首咀嚼八十華嚴的前六十品,更能領略整部華嚴巧妙布局、寓深奧佛學義理於文學之中,盡闡華嚴玄微妙旨之處,真實領悟所有一切信、解、行、證之細流,終將會歸普賢行願,趣入華嚴重重無盡的普賢願海,方得以究竟成就,成佛之道,捨此無他。

       綜結上論,《華嚴經》透過各品詳盡地描述了整個法界的殊勝莊嚴,使行者依淨信而發菩提心,終入佛海,由初信入十信,乃至遞經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而入於法界不可思議境,進而成就圓滿佛道。如《華嚴經》中所言:「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透過華嚴重重無盡的法界觀,若能如實領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奧旨,往往能使修行者的心量日益廣大,而且對於度化眾生的菩提心亦愈加堅固,因此吾等應謙卑地學習善財童子求法不倦、為法忘軀的精神,令慧命增長,進而精進修行,以臻究竟圓滿的生命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5 00: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文殊为七佛之师,而象大日,善财以53参而象为月,53+7=60,恰应一小劫,也为极点月与朔望月会合周期,其中暗隐日行月运、全数幻演之大旨,故华严之入法界品者,乃描述的是法界之深层规律也。另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廣佛華嚴經,其中大、方、广、华都有其关键内涵。汉代律学家京房(公元前77-公元前37)因见古代三分损益十二律最后一律仲吕(F)依原法回不到黄钟(C),帮又继续损益生至六十律,不仅使第五十四律色育接近黄钟(即第53次三分损益),而且基本上实现了“周而复始”的旋宫转调理论,虽然不是完美回归,但这样形成了一个稳定的迭代结构,53本非53,其积无量,所有的数字模式都是如此。南朝宋律学家钱乐之在“京房六十律”的基础上,继续用三分损益法生满三百六十律,后人称之为“钱乐之三百六十律”。此律在数目上是“京房六十律”的六倍,故其律间自然更密,于是就出现了比“京房一日音差”更小的音差(其最后一律距离出发音的2倍频比京房第54律更为接近)。

有长者李通玄,也是唐宗室子,学无常师,神迹不可测。曾经游五台山,遇一神僧传其《华严大旨》,长者将著论译经,遇到一只老虎引他到神福山,就一土龛居住,到晚上时,长者由口里吐出白光代替灯烛,并有两位女子服侍他的饮食。论著写完,女子就不见了。活到九十六岁,端正而逝,有白光从头顶出,上彻于天,后人尊称他方山长者。李通玄著有《新华严论》为以易解华严第一人。

郑军《太极太玄体系》:《淮南子》有月亮每天东移十三度的记载;葛洪指出,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这两种说法是一样的。《黄帝内经》则讲得更准确一些:“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这是以地心为参考点考察日月运动的最准确的记载。由一年53月亮单位可以得出,一年为 13.25近点月,即日行 l度,月行13.25度,也就是 4与 53的关系。

    对这一数量关系,古代有人明白,有人模糊。对观测者来说,在一短时间内,13.25与13相差无几。然而在古代纪年方法中,如《汉书。律历志》等已有百六周期的说法。所谓百六周期,是指106个时间单位(如 106年)为一周期。对于月亮运动来说,106个月亮单位构成两年(一对阴阳年),也是一种百六周期。显然,知道106,对53不会不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8-25 07: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淮南子》有月亮每天东移十三度的记载;葛洪指出,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这两种说法是一样的。《黄帝内经》则讲得更准确一些:“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这是以地心为参考点考察日月运动的最准确的记载。由一年53月亮单位可以得出,一年为 13.25近点月,即日行 l度,月行13.25度,也就是 4与 53的关系。----这样的解读 是《黄帝内经》真正的意思吗?有待讨论。

    对这一数量关系,古代有人明白,有人模糊。对观测者来说,在一短时间内,13.25与13相差无几。然而在古代纪年方法中,如《汉书。律历志》等已有百六周期的说法。所谓百六周期,是指106个时间单位(如 106年)为一周期。对于月亮运动来说,106个月亮单位构成两年(一对阴阳年),也是一种百六周期。显然,知道106,对53不会不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8-25 07: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诸多经典中的数 都不是随意之数,都有深刻的道理藏焉。此理倒不假,至于如何解读才能符合原意,还需斟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手机版|上古天真网

GMT+8, 2024-4-26 06:22 , Processed in 0.07047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