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383|回复: 7

[原创] 阴阳体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7 08:4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阴者主体而阳者主用,阴者为藏而阳者为府。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为体,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为用。心部于表,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为生之本,神之变也,主行血脉,宣通敷布六府所化水谷之气于周身。此阳之用也,故太阳主用。肾治于里,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为封藏之本,精之处也,主养藏精。藏者为体,故少阴主体。然而太阳所宣布的水谷之气由何而化,水谷之气又由何而用。此少阳与阳明之功也。少阳相火从藏精转化而来,肾所藏的精气经由罢极之本肝的疏泄作用而产生了少阳生发之气,称为相火。相火分为两路,一路从手少阳三焦敷布周身而为周身生化之原动力,一路从足少阳胆入中助脾化谷而产生阳明之气,阳明之气上奉心肺而行荣卫。阳明与手少阳三焦之气合化而成太阳磅礴之气。少阴所藏之精气从何而来,又为何而藏。藏精由太阴收降经由太阳化合而得的精华而成。而太阴肺为气之本,通于秋气,处理无用之废物,经由净府与鬼门而排泄,将精华之物收降入肾而封藏。阴者藏精而起极者也,藏精是为了起极而化生为用。阴阳体用环周不休。太阳主外,太阴主里。太阳主外以行用,太阴主里以补体。然少阴主体而却是太阴主里者何?少阴虽主体而藏精,但少阴肾不能自藏精,必经由太阴治节处理后收其精华内降入肾而藏。肾之藏是被动的接纳。由此可见:太阳主一身之表,太阴主一身之里,太阳主一身之用,少阴主一身之体。少阴为先天元气之本,不断接受后天的补充;阳明为后天灌注之本,必得先天原气疏泄为少阳相火入胆后合于土气而得运化利用。先天原气开发,为生命之原动力,后天水谷之气开发,为生命生化的物质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9-2 22: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明白五行论 就知道 六气六经论在其中了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4 11: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入体用,精华尽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6 08: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是如何治病的:要治病,必先明病理,欲明病理必先明生理,逆生理即病理也。调三阴三阳以复生理运行即治病也。那么人体生理是如何运行的呢?首先人身一小天地也。天施地承万物化生。人身之中何者配天?何者配地?又何者为万物化生?又天气流行分春夏秋冬,此四时之序,天气依序而流行,往复环周不休。而人身又何以应之?必须一一对应落实。《内经》中医生理学从第二篇《四气条调神大论》开始至第九篇《六节藏象论》中医生理学已经构建完成,中医藏象学是六节藏象学而非五行藏象学。内经中无五行藏象篇。此为中医同道所必须引起注意并重视的。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藏气流传循天道正轨,配三阴三阳依四时之序而行六节环周,往复不息。此人身之道也。亦人身之天道也。六节藏象之理论从此得以构建。人身之藏象如何应天呢?《六节藏象论》篇曰:心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为阴中之少阳通于春气。此四藏应四时,即应天之二十八宿对应的四象。藏气流传依四时之序而流传。此人身之天也。而谈人者,重在生化也,生化之流行,是在天气之生发后生气加于地而变化地中之精微,然后出地之精气推于气交之分,再与直接流于气交的生气合化而生化万物。因此在太少阴阳四节中加入了阳明与厥阴,以尽阴阳之用。两阳合明也,阳明为产生君火以明而设。两阴交尽也,阴尽则阳生,厥阴为阴尽生少阳相火而设。如此则天地合化而推于气交而万物得以化生矣。人身的一切有形都在太阳心的宣通血脉输布水谷精气于周身之后而生化。心者君主之官,德施普也。人身的一切有形即万物也,且时刻处于生化之中也。出地之精气处即人之地,地出五味也。脾胃大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此即人之地也。凡十一藏取决于胆者,以人身之气得胆中相火而化水谷为阳明之精气以奉生身也。脾胃不能自化水谷,必得胆中相火温煦而后才能化谷。因而脾称备化。阳明中寒,水谷不化,因胆中少阳相火不足也。所以脾胃称后天之本,而却又言十一藏取决于胆者,以水谷必得胆火才能变化为用也。人体的生化因天施地承而生化。生化之大权在天道的流行,即藏气的流传。藏气流传循天道正轨难见也。见者为病。复藏气的流传即复天道之有序运行即病得治。所以治病就是纠正三阴三阳的有序运行。治的是天道而非地道。天以六为节而地以五制会。后世的五行论治,言的是地道而非天道。地道之五藏功能俱五行属性,按五行生克理论运行。仲景著《伤寒论》之所以取六节以论治。是取于天道,执天之行。才能流芳百世而永不灭也。后世以五行论医,所以至今中医之道难行,几处灭亡者,大概因由于此吧。弃天道而取地道,阴阳移位,天地反覆,人道失节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6 20: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象是圆运动的理论模型。但是从天到人,天人合一的理论思想是非常正确的,伤寒杂病论,一个是六气,一个是五运,实际上这两个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当然也存在一个谁先谁后的问题,如果单纯在五行中中找答案,也是错误的。必须六和五结合起来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6 20: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天还得落到地下,所以才要落到九宫的模型,不然总是说天上的话,落不下来,也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8 10: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六关系,确实需要讨论,不是那么简单的。说白点,河图内十字为五行结构 ,因为是投影于下称为地,这是一个数学上的降维之后得到的结果。当我们把这个内十字的五行结够升维之后,就成了一个六面体,仲景六经就展现出来了。取其中一个挂序排列,就成了伤寒六经顺序。本来五六合一,并无先后之分。如果丢了这个所谓的后天五行论,那么金匮就该脱仲景之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9-2 22: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之用 一二三 ,地之用  四五六 。 搞懂了五 就可以知四六 ,搞不懂五,四六俱茫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手机版|上古天真网

GMT+8, 2024-3-29 00:21 , Processed in 0.04865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