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方药剂量古今折算考
渠敬文
1汉今度量衡折算中的分岐与考证
1 .1当前的汉今度量衡折算
目前,我国对汉今度量衡计量单位换算方法说法不一,比较权威性的有:①高等医学院校中医教材:《方剂学》在“古今药量考证”一节中说:汉代“一两约合现代的9g(三钱),一尺约合六寸九分,一斗约合二升,一升水约合二合(200 ml)"。又说:“古方一剂等于现在的三剂药,如直接的折算,可按一两约合了3g(一钱)计算”。《伤寒论讲义》“古今剂量折算表”中有类似的记载,并云“凡云若于升者,若作容量计算,以折合60 - 80 ml为宜”等。②中医研究院编《伤寒论语译》、《金医要略语译》云秦汉时一两为今之6.69g。③中医研究院等编《简明中医辞典》、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附篇均据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记载谓东汉一两折合为今13 .92 g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汉代一两为15 .6 g。
国家计量总局编《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记载汉代一两为15 .6 g⑥丘光明《中国历代度量衡考》记载西汉每斤合248 g(一两合15 .5 g),新莽时期每斤238 g(一两为14 .875 g),东汉每斤合220 g(一两为13 .75 g)。如此等等,足令学者无所适从。
1 .2对汉代度量衡制度衍变的考证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吞并六国后统一度量衡,沿袭商鞍之制颁行天下,16年秦亡,但制度未废。班固《汉书•律历志》云:西汉初,“北平侯张苍率官重审”,仍袭秦法。又云:新莽始建国元年(9年)刘散(左为音右为欠)又“条奏大律”,仍其旧制。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总论》云:“汉兴以后,即承秦制”。又说:“新莽承秦汉之法,后汉承新莽之制”。又云“三国全代对度量衡之制无有规定,其所行使度量衡之器,乃新莽之制,……晋承魏国之初,制无改革。即魏世之器”。厥后,三国至隋381年间朝代更替,国家分崩,南北离乱,南方朝代屡易;北方强胡数犯,战祸频起,胡汉杂揉,国号时更,纲纪废弛,制度大乱。吴承洛称“为度量衡单位量值变化比较大的时代”,官府搜刮民脂,奸滑巧取豪夺,各种器量明增暗长。而此一时期文献资料或传世及出土文物又最缺乏,直到唐初《隋书•律历志》才有粗略记述:“梁、陈依古,齐以古称一斤八两为一斤,(北)周玉称四两当为古称四两半,(隋)开皇以古称三斤为一斤,大业中复依古称”,并记历代尺15种。《左传•定公八年》孔颖达疏云:“(北)周、隋斗、称,于古三而为一等。甚至逐渐形成了隋、唐两朝的大小两种度量衡制度并行的局面,小制即古制,大制为在社会上形成的“于古三而为一的度量衡器。《晋书•律历志》曰:“元康中,裴颜以为医方人命之急,而秤两不与古同,为害特重,宜因此改治权衡”。吴承洛云:“唐亦以《汉志》之说为古”。于是唐朝政府在《唐六典》卷三中明文规定:“凡积拒黍为度量衡,调钟律,测暑景,合汤药则用之;内外宫私,悉用大者”。今实测初铸的开元通宝钱,每枚重3 .8-4 .2 g,可知唐代大称每斤608-672 g,如取平均值,每枚4g,每斤160枚,则每斤应为640 g,此值亦较接近东汉3斤之值。则唐时小制每斤约220 g,与东汉同。
1 .2 .1度器
班固《汉书•律历志》[3〕云:“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一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兹从现存西汉、新莽、东汉的约100件度器中选出3件代表性的实测数据列表。
汉承秦制,故判定西汉尺为23 .1 c m。今存新莽时度器仅有新莽铜丈一件,另据新莽铜嘉量测得莽尺亦为23 .1 cm。东汉尺现存80余件,而东汉尺较前增长,平均尺长23 .5 cm
1 .2.2量器
班固曰:“量者,、合、升、斗、解也,所以量多少也。..…合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解,而五嘉量矣”[3]。今存汉代量器60余件,仅举官府制造的国家法定标准器3件测量结果列表如表2
以上可知汉承秦制,每升为200 ml,历400年保持不变。又以“四圭为撮,五撮为一”,可计算出每合20 ml,每10 ml,每撮2 ml,每圭0 .5 ml。
1 .2 .3衡器
班固曰:“权者,铣、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又曰:“一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现存西汉、新莽至东汉的权衡器40余组70余件,记重器百余件,仅举其中有代表性的4种列表如下,见表3。
大量文物资料证明,当然也得到目前学术界的公认,西汉秤应为每斤248 g,新莽时期为238 g,至东汉则为220 g,仲景时期折合每两为13 .75 g,一铣当为0 .5729166 g o
秦统一度量衡时,标准器的统一量值平均为每斤253 g,每尺23 .1 c m,每升200 ml"'。但据秦汉诸代文物实测结果往往悬殊不一,有的甚至相差很大,其原因为:①制造技术原始,器具精密度差;②原材料质量差;③长期使用或存放与地下埋藏过久,有不同程度损坏;督大进小出”私制烂造;5新莽前的权器多为作等臂天平的“祛码”用,新莽后则渐转作为“称陀”使用,这就造成今天推算上的困难。由于社会的变革,并经文物证明,新莽后的东汉度器略有增长;量器经两汉400年基本未变,一直保持每升200 ml;但衡器则由‘秦至东汉权衡的单位量值下降的趋势已很明显,根据目前仅有的资料,暂定东汉每斤220g。
2对《伤寒论》方剂中一些药物特殊计量方法的实际测量
现存《伤寒论》112方中81种药物(未计方剂加减中的品种),其中有65个方剂中的32种药物95次不是应用重量单位计量的,而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用药品的个数(个、枚)计量的51次,品种为杏仁、附子、桃仁、水蛙、虹虫、瓜萎、桅子、积实、半夏、乌梅、鸡子、鸡子黄12种准用容积(合、升、斗)计量的41次,有半夏、五味子、麦冬、麻仁、胶怡、草茄子、芒硝、香豉、粳米、赤小豆、生梓皮、吴茱英、猪胆汁、人尿、食蜜15种,汤剂的加水量、取汁量与服用量也用容量计算;③用药物长度计量的1种即麻子仁丸用厚朴“一尺,,洲买用类比法的1种,大青龙汤用石膏如“鸡子大,5手抓法1种,竹叶石膏汤用竹叶“两把”;⑥匕(方寸匕、钱匕),大陷胸汤甘遂一钱匕,五苓散每服方寸匕,三物白散强人每服半钱匕等。
为核实上述药物的具体重量,对所涉药物进行按法实测。对以个数计量的且单个大小悬殊不大的品种如杏仁、桃仁、乌梅等则无选择性地计数3份,称其重量取平均值;单个大小悬殊较大的如瓜萎、附子等,但不强调大小个的,则取中等有代表性者,按数称量3份取平均值;对明确要求大小个的则按要求选称计量,即使如此实测,其结果也只能看作为近似值。其实测结果为:附子1枚,大者30 g,中等者20 g ;瓜萎大者130 g,中等者60 g,小者30 g,杏仁100粒40 g ,l粒0 .4 g;桃仁100粒30 g,1粒0.3 g;虹虫10个3 .333 g ,桅子10枚9g,积实1枚1 .5 g,积壳1枚20 g,半夏10枚7g,乌梅10枚9 g 对以容积计量的药物,选容量200 ml的量筒作为汉代1升,将药装入量筒内轻轻摇匀至所需量3份,称其重量取平均值,其数据如下:半夏1升90 g,五味子1升74 g,麦冬1升120 g,火麻仁1升110 g,草茄子1升130 g,芒硝1升120 g,豆豉1升100 g,吴茱萸1升80 g,赤小豆1升158 g,梗米1升176 g。石膏如鸡子大,以我国传统鸡所产中等大小的鸡蛋为准,约60 g;竹叶一把(中等把松握)log,厚朴1尺(长23 .1 cm,厚0 .2 cm,宽6 cm)20 g。匕:①钱匕,指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所铸五铣钱(直径2 .3cm,内孔边长1 .05 c叫,用此钱方孔外至周边盛药不落为准,经测草木药粉约重0 .59。②方寸匕:《辞海》说:“古代量药器具,匕即匙,为体积正方一寸的容量,相当于十粒梧桐子大,在量药时以不溢为度”(按:应为正方2 .31 cm容器为宜―作者)。岳
美忠解释五菩散的服药量时说:“一方寸匕草木药末约为1 g,日服3次也只有3g”。
3《伤寒论》方剂古今换算举隅
通过以上考证,对《伤寒论》方剂药物剂量的古今折算大体已有法可循,按法折算庶几接近仲景方药剂量原貌,理法亦随之昭然矣,如桂枝汤:桂枝41 .25 g,芍药41 .25 g,甘草27 .5 g,生姜41 .25 g,总量151 .25 g,加大枣12枚,以水1400 ml,煎取600ml,每服200 ml,取微汗,为解表轻剂,每服生药量亦仅50 g左右。邪入少阳,正邪分争,剂量大增,用小柴胡汤,方用柴胡110 g,黄答41 .25 g,人参41 .25 g ,半夏45 g,甘草41 .25 g,生姜41 .25 g,总量330 g,加大枣12枚,用水2400 ml,先煮取1200 ml,去渣,煎至600 ml,每服200 ml。邪入阳明,里热炽盛,白虎汤清热生津,方用知母82 .5 g,石膏220 g,甘草27 .5 g,粳米105 .6 g,总量达435 .6 g,味少量重。大承气汤方中大黄55 g,厚朴110 g,积实(有人考证为积壳,见《中医杂志》1985年7期)100 g,芒硝36 g,总量301g,确是味少量大,力专功宏。但仲景方有的又服量极少,如五苓散按岳美中的说法每次仅服1g,三物
白散每服0 .25 g,如此之类可见仲景用药精义,值得深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