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693|回复: 1

[转帖] 太一的运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14 16:2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过《黄帝内经》的人,都说是有七篇大论是专门讲五运六气运转的。我们说;不对。应该是有十篇大论是专门讲五运六气运转的。五运六气的运转实际就是“太一”或“太乙”的运行。北斗七星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向南,天下皆夏;斗柄指向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向北,天下皆冬。北斗七星叫“太一”还是“太乙”古人也没定好,不管是“一”还是“乙”,随着它的运行,天下有种精气每时每刻都在运行着,这就是《黄帝内经》里说的五运六气地运转,简单说叫太一地运行,它统帅着天地间的万物和人。这十篇大论是;
       1.《天元纪篇》是描述了一个由二十八星宿围成的一个天,在这个天体中有太阳、月亮、岁星(厥阴)、荧惑星(少阳)、镇星(太阴)、太白星(阳明)、晨星(太阳)。叫阴阳五行的七星,在二十八星宿围成的浩瀚的宇宙中按次序运动着。从而分出了看问题时,要分南政和北政。
     2.《五运行大论》告诉了我们天中的五运和六气是怎样排列的。
     3.《六微旨大论》是讲六种气在运动中非常微小的、细致的、具体的天理规律。使后人不能不照着办。
     4.《气交变大论》是讲天气主,地气上升交于天;地气主,天气下降交于地。太一的变化是通过气交时发生变化的。天地气的流动是顺着经线上下流动,五运的气是顺着纬线左右运动的。
     5.《五常政大论》是讲六气和六气相交时的变化,尤其要注意地域的不同,要先和地域论六气的盛衰,再和天气论逆顺。
     6.《六元政纪大论》是讲天的运气与六气、天的运气与人是怎么合到一起的。合到一起后,气的多少完全可以用数字表示出来。
    7.《刺法论》是讲太一运行中遇到的各种情况,使太一的运行方向发生了异常变化,天变成灾,人也相应的有病。
    8.《本病论》是讲太一到,时间也到,为至而至;时间到,太一不到,为至而不至的气和时间不到,太一先时而至,气已改新发生的变化。知天灾的到来,知人病该怎么治。
    9.《至真要大论》是讲,经过前边对天道的讲解,这一篇就是到了揭示天的真理的时候了。审其气机,知气到的时间;知道人病的时间,病在什么地方。
   10.《标本病传论》是讲五运六气依次相传,要经过标、中、本、三元,周而复始没有终止,人的病气也是以次相传。知标本知五运六气的转动,不知标本,不可能懂得太一的运行。不知标本,大谈病例;不知标本,大谈五运六气的运转;不知标本,把《黄帝内经》背的再熟,也是个白痴。
    那么五运六气到底怎么转的呢?都在演法推求,其实在《七十一》里早就说;要把运和气加到一起而论就可以了,然后论气在太阳否、在阳明否,五运的气和司天地的气同步了,气运行就正常。否则,就天灾人病不断。医道的根源,天道的规律,全都在《黄帝内经》里。知道者又无法传下去,正如唐.王冰说的,传之难,传之艰,讲之难,讲之没人明白,真是太难了,难得叫人不可思议。传非其人,会泄了天宝,最后遂书五本藏在五岳深山之中。今天,《黄帝内经》就在眼前,随其攸利,昭遣太一,明道而行,将《六微旨大论》中六气应五行的变化,按照书中“四六天交时刻”的方法展示一下,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移光定位,气交见气也就明白了。
   一六天交时刻的方法。看太一的运行图一。
   1.甲子始于寅初水下一刻,行五步,经甲子、戊子、壬子、丙子、庚子(看太一运行图一,五边形顶角所指)又第八气的天干地支,终于子正之中里的里边见“戊辰”,余12.5刻,归下一步。
2.把戊辰右迁移至子中之外。
3.看太一运行图二。戊辰从子中之外,行五步,经戊辰、壬辰、丙辰、庚辰、甲辰至戌末见“壬申”,余25刻,归下一步。把壬申右迁移至亥初一刻。
以下规律同理,4从亥初.至酉中里见“丙子”,看图太一行三。右迁至酉中之外;5.至未末见“庚辰“,右迁至申初;6.至午中里见“甲申”,右迁至午中之外;7.至辰末见“戊子”,右迁至巳初;8.至卯中里见“壬辰“,右迁至卯中外;9.至丑中末见,“丙申”,右迁至寅初;10.至子中里见“庚子”,右迁至子中外;11.至戌末见“甲辰”,右迁至亥初;12.至酉中之里见“戊申”,右迁至酉中外;13.至未末见“壬子”,右迁至申初;14.至午中里见“丙辰”,右迁至午中外;15.看图十五,太一运行,始于午中外丙辰,经丙辰、庚辰、甲辰、戊辰、壬辰至辰末见“庚申”,还余75刻,归入下一气乙丑,叫天气始于巳初水下一刻。
    二六天交时刻的方法。
    1.乙丑相合始于巳初一刻。2.气至卯中里见“己巳”,右迁移至卯中外;3.至丑末见“癸未”(原来是癸酉),右迁至寅初;4.气至子中里见“丁丑”,右迁至子中外;5.至戌末见“辛巳”,右迁至亥初;6.气至酉中里见“乙酉”,有迁至酉中外;7.至未末见己丑,右迁至申初;8.至午中里见“癸卯”,(原为癸巳),右迁至午中外;9.至辰末见“丁酉”,右迁至巳初;10.至卯中里见“辛丑”,右迁至卯中外;11.至丑末见“乙巳”,右迁至寅初;12.至子中里见“己酉”,右迁至子中之外;13.至戌末见“癸亥”,(原为癸丑)右迁至亥初;14.至酉中里见“丁巳”,右迁至酉中之外;15.至未末见“辛酉”。余气50归入下一气。始于申初。
   三六天交时刻的方法。
   1. 丙寅相合始于申初一刻。2.气至午中里见“庚午”,右迁至午中外;3.气至辰末见“甲戌”,右迁至巳初;4.气至卯中里见“戊寅”,右迁至卯中外;5.至丑末见“壬午”,右迁至寅初;6.至子中里见“丙戌”,右迁至子中外;7.至戌末见“庚寅”,右移至亥初;8.气至酉中里见“甲午”,右迁至酉中外;9.气至未末见“戊戌”,右迁至申初;10.气至午中里见“壬寅”,右迁至午中之外;11.气至辰末见“丙午”,右迁至巳初;12.气至卯中里见“庚戌”,右迁至卯中外;13.气至见丑末见“甲寅”,右迁至寅初;14.气至子中里见“戊午”,右迁至子中外;15.气至戌末见“壬戌”。余下25刻归入亥卯未气里,丁卯始于亥初水下一刻。
    四六天交时刻的方法。
1.丁卯相合始于亥初,2.气至酉中里见“辛未”,右迁至酉中外;3.气至未末见“乙亥”,右迁至申初;4.气至午中里见“己卯”,右迁至午中外;5.气至辰末见“癸巳”,右迁至巳初;6.气至卯中里见“丁亥”,右迁至卯中外;7.气至丑末见“辛卯”,右迁至寅初;8.气至子中里见“乙未”,右迁至子中外;9.气至戌末见“己亥”,右迁至亥初;10.气至酉中里见“癸丑”,右迁至酉中外;11.气至未末见“丁未”,右迁至申初;12.气至午中里见“辛亥”,右迁至午中外;13.气至辰末见“乙卯”,右迁至巳初;14.气至卯中里见“己未”,右迁至卯中外;15.气至丑末见“癸酉”,正好终于百刻,满一日。
   这就是太一四种类型的气在六个位置运行的全部过程。有上元的气,有中元的气,有下元的气,全都展示在眼前,视其位而看到了太一的60种气,60种运转过程,我画出了三种图。其他天的道理,方法同理。鸣乎远哉!谨奉天道,否则就根本不知其所谓也。
   巳初水下一刻是第26刻,申初水下一刻是第51刻,亥初水下一刻是第76刻,统统都是从寅时8刻20分中开始。看着前边60气的五步一右迁,我说四点;
   一,当太一从本气流至到标气时,叫真元的一气满了,满的淌了,从本气淌到了标气,叫气发有余,不管是大的本气,小的本气,流到标气时,要先治其本气最有利。大、小是气的多少,不是指大小便。人身中在一定时间内有固定的气和客气,在正常时,太一总是从标气行到本气,从标到本越流越多,先标后本,故叫标而本,要先治其标后治其本,无论是小气或大气,先治其标后治本最有利,先发轻,后发重。不是指大小便的问题。
   二,六部气中,每一部的气中都有两个节气,两个中气。一个节气或一个中气,只有15天,共4个15天组成一部气,余气就归入到下一个15天里去,故第5个15天的气,气已极,最多,为这一部的气满,流到了下一部的气里,使运发生了改变,即风运走入到了火运、火运走入到了湿土运,湿土运又走到了燥分,燥分又走到了寒分等等。接着还要淌到第6个15天里去,第七个15天里去,而第6、第7个15天的气,只是在下一部运气里地增加,还没达到满气的时间,故5分的气甚,气大,气多,6分、7分的气微,气少、气小,5分的气大于7分的气。南韩和日本翻译说;5分小于7分,是不明白《黄帝内经》中太一运行的真正含义,自以为自己明白,其实是违背天道的,自己授术未明,以教众人,岂不疑殆。
   三,五运六气的运行总是有始有终,终就是开始,而开始就是上一气的终气,子中里、酉中里、午中里是气终,子中外、酉中外、午中外又是气的开始,戌末,未末,是气终,申初,亥初是开始。这都是六微旨大论里非常微小的天道规律。只有学会顺着天理的气流动的人才叫真人,叫真正知道天地间还有个太一在运行着,从而才会知道“我”是克行,还是生“我”而行。如克行,甲子克辛亥克戊戌克乙酉克壬申克己未克丙午克癸卯。在一六天交时刻法中,运的气是生我而行,依次相传,甲子受戊子而生,戊子受壬子而生,壬子受丙子而生,丙子受庚子而生,庚子受甲子而生。注意;要知道往这里来的气和前进去的气,这非常关键。当然,圣人是即知道太一的流动,还知道太一是从哪里流来,又流向哪里去,怎样流动,这也是今人求而得不到的东西。不能破解《黄帝内经》之所在。
       四,这个太一的运行图,太有意思了。他是天理的象征,欲知天的阴阳,动而不息,五岁而右迁,用五角星定位依次相传。欲知地的五行,静而守住天地,六步一相会,代表天的天干进排,代表地的地支逆数。天地两个甲子,人中甲子是预测人和事物的,把干支当成内外官星远近来分,顺从阴阳。而地中甲子是按五运六气的五色阴阳排列星官,天干进而地支退。唐.王冰在《上古天真论》里已讲了,子午流注法正是这样排列的,甲戌、乙酉、丙申、丁未、戊午、己巳、庚辰、辛卯、壬寅、癸亥。不会推算天人合一,就不可能懂得子午流注的方法。看着图能够熟练地掌握五运六气的五步一右迁、六步一相会,先推五运六气的形象,再论数,然后再看《黄帝内经》的病例,就应岃而解了!不会推其天地,详乎太一,去详乎哪一年的气候,去详乎这病理,那病因,不是胡说八道吗!
                                   拄其间  锷未残
                                                2013.2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12 17: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恳请智宇兄详解这篇文章,以利晚学们能深刻理解、学习!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手机版|上古天真网

GMT+8, 2024-12-21 21:07 , Processed in 0.09882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