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615|回复: 5

[原创] 与中医本科生的一段简单快速的对话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7-22 02: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念、 07-20 22:56
可否请教下您。近两日来晨起口干口苦,便秘两天,小便黄,小腹部偶有阵痛,夜间多梦,额头近日痘痘多长,口渴,舌红苔薄黄,舌后根有水泡,点刺舌,脉细,。想开小柴胡汤加减。请问这样可以吗??
(来自手机QQ: http://mobile.qq.com ;)
道纪  00:17:58
不可以
柴胡这个药 虽然是苦平的 但是你要特别留意《本经》给它的定性是 推陈致新
道纪  00:19:20
很多大师 在使用的过程中 得到一个经验 (不是真懂原理) 那就是柴胡有劫肝阴的结论 ,
什么是肝阴呢 就是津液链在肝这个系统的多少
津液的状态
道纪  00:20:34
很显然 在肝这个系统中 其工作所需的津液是一个常数 ,工作要消耗 然后大系统正常运行之后 就会得到按质按量按时的补充
这个就是一个正常的循环过程
小柴胡汤在 伤寒论中 出现在太阳篇
而在少阳篇根本就不见 这个问题
道纪  00:21:58
放在太阳篇 并且原文一步步的阐述了 这个方证出现的来龙去脉
首先 是外表因素 太阳受邪 这样就会导致 体内包括肝系统在内的完整系统运行的循环障碍
道纪  00:24:06
或者 邪从外来 本该解表的 但是错误的治疗方法错误的治疗方向 没有解表反而攻里 削弱了内在的系统运行机制 就是所谓的正气 其实正气稳定 就是系统机制运行正常
故此 从太阳表部 往里面的方向发展
到了 中宫 少阳的部位
道纪  00:26:17
因为 肝是将军之官 管的是过滤吸收分配 从胃这个加油站补充进来的津液 被肝所过滤吸收的 就算是补充到心 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进一步通过渗透原理 在身体各个层次间 传递
小柴胡原文中 有段描述 叫 血弱气尽
道纪  00:28:21
这个血弱气尽 表达的就是 因为 津液链运行的路线的前端 心肺太阳部 被敌人占据 津液运送不到那个地方了 路断了 开始的时候 肝过滤好的津液继续输送疏泄过去 就受到了障碍
这个时候 会出现 自组织拼命疏泄的状态 比如 干呕
而前段路线障碍的表现 则是 胸闷心烦
道纪  00:29:37
当这个过程 波及到 肝本位的时候 就出现了胁下的证 变成了胸胁苦闷
这个苦 表达的非常准确
道纪  00:30:40
不是欲望的苦 而是一种 身体需要肝疏泄运送津液过去才能维持的情况 而偏偏送不过去 这样 纠结的状态
这个成为 苦闷(满)
道纪  00:32:00
这个纠结的结果 就会造成一个局面 原理过滤好的津液没能及时运送过去 (旧),新的津液又补充过来 这个时候 就是一个 不能完成新陈代谢的局面
郁郁在这个地方 时间稍延长 就会出现局部的郁热
所以 口苦
干呕 就更加频繁了 这个是身体自组织的表现
道纪  00:34:11
既然胃加工转化的津液在肝这个验收过滤的环节就不能过去了 这个时候 你再拼命的加工转化 送到验收站 显然是不可行的 故此 出现 默默不欲饮食的情况
会饿 但是 不欲食  
道纪  00:35:14
会饿表达了一种 胃的加工系统 没有问题的情况 所以 胃加工完了 就自然会有再补充加工原材料的工作流程 这个没有加工原材料的情况 就是饿
而这个时候 会饿说明胃没有问题 但是 加工的东西 堆积在那里 显然饿了也不能加工 故此 称为 默默不欲食
道纪  00:36:39
如果是 饥而不能食 则不一样 这个说明胃这个加工能力出现的问题
同理 在伤寒论中 根据同样的原理 在整个系统中 还有一种情况 会出现这个情况
道纪  00:38:46
那就是 过滤吸收的量不足 导致了 补充的量不足 这样 就像冲入便器的水量不过 所以 原来储存在存水弯上的那些旧有的水 就不能排出
这个就是 大便一天几次 或者几天一次大便的问题了
按照正常人的情况 一天吃多少量 有一次大便
道纪  00:40:13
吃多少量 加工出多少津液 被过滤吸收进去之后 补充到血管中 这样 通过心肺功能的灌溉 就润泽到全身各处 自然就有正常的大便 和睡眠
显然 没有天天大便 可以反过来验证 你加工吸收补充进去的津液量 明显不足 时间越长不大便 说明越不足
道纪  00:41:31
睡眠靠补充足够的津液量来维持稳定 皮肤也是靠补充足够的津液量来维持润泽 全身所有的都是
我们反观 上面提供的那些证据
道纪  00:42:37
脉细 舌苔 口渴 等等都说明一个问题 显然 身体里的津液不足
但是 我们要分析得到一个结果 那就是这些证据能判断 那个环节出了问题吗?是肝胆少阳 还是 胃 或者其他?
显然 你的证据明显不够 当然对我来说 是够的 但是对你们来说 是不够的
道纪  00:44:21
津液严重不足的 显然不符合 小柴胡汤设定的原则
当你一疏泄加强 柴胡的作用 那么 原来在肝部位已经不足的津液 不就更少了吗? 这个时候 体现出来的就是 柴胡劫肝阴的特点了
道纪  00:45:32
很显然 这个脉证 都证明了一点 加工的量 不够
加工不够 补充不够 身体总是处于贫困状态 自然到处都是 贫困县 也就不足为奇了
道纪  00:47:01
小柴胡的柴胡量是 半斤  黄芩 三两 根本不是针对你所说的这个情况设定的
这个可以考虑 采用 白虎桂枝汤
或者说 白虎人参汤二 桂枝汤一 这样的合方比例
念、  00:48:13
那舌上有水泡是为什么呢?  
道纪  00:48:34
不是水泡 你表达的这个概念 是有误的
念、  00:48:47
是舌后根上有  
道纪  00:49:05
那是一个火泡 而不应该是水泡
念、  00:49:21
对对对。。  
道纪  00:49:24

念、  00:49:33
不是水泡。  
道纪  00:50:00
手上的皮肤 摸上去 应该在皮毛和肌肉层 应该稍稍有点热
就是 肘关节到腕关节这段区域
念、  00:50:37
那就是说这样津液不足,导致表有热象,实则是虚是吗?  
道纪  00:50:43

其实 从津液链的分析 的角度 是从有形的角度思考的
根据这个完全就可以解读出 整部伤寒论
当然 要懂得 知阴者知阳  
道纪  00:52:08
知白守黑 知雌守雄的道理
知道了 有形的津液链的运行状态 也就可以推知 那看不见的气的(能量)的运行状态了
道纪  00:53:39
现在有点壮火食气的特点出现 所以 用白虎人参汤 就是要解决壮火食气的局面
而桂枝汤的补充津液 是无可替代的
同样也是气血一体的方阵布局
道纪  00:54:39
可惜的是 你们学院里的教材 老师 博导 都早已经脱离了这条正轨
早已经临表涕零 不知所言了
道纪  00:55:49
小柴胡 你要注意 在伤寒论里 有不同的用量比例 明白了我上面所说的原理 就自然会懂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药量比例了
明白我上面的分析吗
明白了 就自己动手 解决问题了
念、  00:56:36
  
道纪  00:56:52
我把这段对话 放到空间日记里
念、  00:57:00
非常受益。  
念、  00:58:01
那么这样就是说不能看到晨起口苦口干就定位于少阳了是吗?  
道纪  00:58:13
至于 小柴胡为什么放到太阳篇 为什么太阳篇放在伤寒论的第一部分 篇幅那么大占了三篇 这个涉及到 内外关系 涉及到 内经的完整的能量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问题 以后再慢慢跟你讲
是啊
念、  00:58:58
谢谢指导啊。  
和课堂的很不一样。  
道纪  00:59:39
当然不会一样了 可惜的是 你们这次没有完整的参加 研讨班
念、  01:00:03
很是可惜啊。  
道纪  01:00:14
虽然对话很短 但其实涉及到几乎整部内经的宇宙学原理 包括经脉学 也在里面
好了 慢慢来吧 时间还长
我这个东西你学多了 上课都没精神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2-7-22 02: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念、 01:01:00
是啊。是啊。   
道纪 01:03:54

道纪 01:04:11
三餐 要规律 睡眠要充足
道纪 01:04:24
心思要清爽快乐
念、 01:04:25
您也是啊。  
道纪 01:04:27
单纯些
道纪 01:05:47
事实上 一切的病 都是从 七情六欲引发的 也就是 意识层面
道纪 01:06:02
只有外伤 才是从有形层次 引发的
道纪 01:06:13
这个就是内经和伤寒的病因论
道纪 01:06:43
故此 宗教的切入点其实是最佳的 只不过被错解了而已
道纪 01:07:21
好 你该睡觉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7 22:4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整整当论文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7 22:51: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何要用那么大量的石膏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2-7-27 23: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咨询案例里 没有给出具体的药量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8 13: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096)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楼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104)
  柴胡加芒硝汤方
  柴胡二两十六铢 黄芩一两 人参一两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一两(切) 半夏二十铢(本云:五枚,洗) 大枣四枚(擘) 芒硝二两
  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煮微沸,分温再服。不解,更作。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107)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
  柴胡四两 龙骨 黄芩 生姜(切) 铅丹 人参 桂枝(去皮) 茯苓各一两半 半夏二合半 大黄二两 牡蛎一两半 大枣六枚(擘)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二沸,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柴胡汤,今加龙骨等。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146)
  柴胡桂枝汤方
  桂枝一两半(去皮) 芍药一两半 黄芩一两半 人参一两半 甘草一两(炙) 半夏二合半(洗) 大枣六枚(擘) 生姜一两半(切) 柴胡四两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如柴胡法,今用人参,作半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手机版|上古天真网

GMT+8, 2024-12-22 12:27 , Processed in 0.06102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