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334|回复: 6

[交流] 古埃及玛雅最后版之四 麦田圈和气候变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2 01:2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部分麦田圈部分暂时没有太多内容,因为涉及到避难所,所以老师不愿意谈太多,气候的变化,老师强调了2个词,一个是雷暴,一个是海平面上升。
附上一些对岁差25600的研究,比较支持岁差的一个理论就是地幔理论,认为岁差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地表和地幔并没有同步运行,转了N圈之后,地表比地幔转的圈多(圈少),这个原因造成了25600年这个岁差周期的产生。但是现在又有新发现,那就是岁差25600年竟然是一直在变动的,也就是没5125年岁差周期是不同的,我们这个周期是25600左右,那么对比我提出来的理论,就是地幔转了5圈,而地表转了8圈,之后地幔和地表的点再次重合。(或者是地幔8圈地表5圈,2个存在一个比例,这个也是地球上五带移动的根本原因,2个比例分别代表了,1,地磁偏移(地表5圈,地幔8圈),2维度偏移(地表5圈,地幔8圈)。)
1, 地磁偏移,地表观测相对于以往没有任何变化,星星没有变,太阳月亮也没有变,但是方位角变化,地磁改变,表现为地磁导航生物迷路而不适应气候和没有食物死亡,特别是鸟类和海洋哺乳类。动物迁徙出现大规模的异常。
2, 维度偏移,太阳直射点变化,太阳直射靠近北极,北极融化,南极变冷,全球极端天气频现,雷暴规模远超以往。海平面上升。
关于这2个问题,到现在还没有定论。因为地幔理论本就是个猜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01: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01: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他们说的都是事实,那么就证明我的推论是正确的,那就是五带向极地偏移,均衡的南北极温差被打破。
当夏季也就是5月份左右时候,太阳直射点较以前会更为靠近北极,北半球温带会成为热带,寒带会成为温带,结果就是北极融化,造成极地生物灭绝。因为北极冰川融化,造成水总量增多,因此会淹没北半球沿海地带。此刻南半球则因为距离直射点更远,从而变得更冷,,因为太阳直射点更靠近北极,所以地球整个公转期间会夏季非常长,会延长3到4个月,此期间南半球洋面大范围结冰,从而失去了海水冬季保温功能,从而造成极端严寒天气。
影响是北半球超越历史温度的热,而南半球是超越历史温度的冷,全球大气因温差过大从而流动加剧,形成台风和暴雨冰雹等极端天气频发。
之前帖子中曾讲过黄赤交角的变化,影响就是5带较以往会发生变化,比如假设一点如湖北,可能在上午9点就进入了一个热带的温度,但是到晚上9点会进入一个寒带的温度(这是个极端的比喻,大致这个情况,因为直射点靠近北极,从而产生了和以往不同的一个温度带)。
全国情况大致类似。白天超级炎热,晚上非常冷,昼夜温差会较往年差别非常大。
此后,南极因为极冷,造成极地冰盖面积增大,整个南边球会度过一个严冬。
这种极端天气并不会改善,也不是因为三峡而引起,而是一个大的周期。
如果到了9月,南半球则变成5月北半球的情况,而北半球则进入一个漫长的严冬。
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之前有论证,昼夜温差会逐年加大,夏季冬季温差会逐年加大,直到900年后人类灭亡,基本上这么个情况。
因为黄赤交角5125年会产生一个变化,所以造成的结果就是,北半球,温带地区,比如湖北,夏季上午更接近直射点,会在整个白天非常炎热,晚上则进入冷空气区域,造成大风,迅速降温,但是不会降雨。白天高温产生的水蒸气会更多的降在广东,和安徽以北的地区。除非人工后者大气中水分凝结过多,随着夏秋会持续干旱。而广东地区则雨水过多形成涝灾。
北极冰盖会融化,北半球大气流动加剧,沿海会上升,淹没一些低洼地带。全球气候反常,并且加剧,大气层厚度会增加,空气质量反而会变好,臭氧空洞也会缩小。
但是太阳会进入一个爆发期,产生过多辐射,造成北半球夏季热带更热,因为大气变厚,南半球会变得奇冷无比,同时因为交角的变化会造成内蒙甘肃区域的不定时降雪,甚至到7月份也会冰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01: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英国遭遇50年以来大旱
2010印度遭遇百年以来大旱
2011俄罗斯遭遇百年以来的干旱,
2011德州遭遇40年以来大旱。
2011欧洲遭遇世纪大旱

之前就说过百年不遇千年不遇之类的词会成为口头禅。
为什么差不多同一个维度都在大旱??

2004年2月22日,英国《观察家报》披露了美国的一份关于全球气候变化预测的“重要”报告。这份报告是美国政府委托一家名为G loble Business N etw ork(G BN )公司做的研究报告,名为《气候突变的情景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意义》。

舒瓦茨说,这份报告长达22页,2003年10月,他们完成了这份报告。“当年我们开始着手进行这项研究的时候,还没有人做过类似的关于气候突变对于国家安全影响的研究。为了降低推测的不确定性,我们借鉴了一次真实发生过的气候事件,被称为‘8200年事件’,它发生于公元前8200年。那时候,接近于人类文明刚刚开始,全球在10年内骤然变冷,并在其后的100年左右时间内,保持着寒冷、干燥、多风的气候,然后,逐渐回暖。”
    舒瓦茨选择这个时期作为参考,是因为它确实发生过,并且可以将其变化的频率和幅度量化到相对较短的时期内。“当今和未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水平预示着世界正在变暖。由于类似的极端气候变化事件更经常性地出现,我相信在全球某些地区,很可能发生长期的、区域性的严重干旱”。
那么到底什么是8200事件到底其中隐含了什么惊天的秘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01: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大西洋地区的“8200年事件”
大约8200年前,北大西洋地区经历了一场剧烈的寒冷事件,持续了几百年,是由流进该海洋中的融化水和“北大西洋深层水”的形成过程速度减缓引起的。人们通常假设,这一寒冷事件产生了近乎全球性的影响。但Rohling 和 Pälike对古气候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了能够挑战这一观点的证据。他们提出,这一所谓的“8200年事件”是叠加在一个时间更长的寒冷气候异常事件之上的,后者的影响可能超过了北大西洋地区。
现在,世界上最主要的作物之一水稻的最具破坏性的病原体的基因组序列已经测定完成了。稻瘟病菌是第一种被测定的真菌性植物病原体基因组,由于水稻的基因组已经被测序,所以它为研究寄主与病原体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本研究早期的发现包括一个家族的G-蛋白,与参与破坏寄主防卫系统的受体耦合在一起;一个对这种病原体有特效的杀菌剂的候选目标。该基因组在过去曾被其他基因元素入侵,很可能有助于在遇到新引进的有抗病能力的水稻品种时迅速发生演化。事件大概是8200年前。
正 罗布泊盐湖位于中国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在全新统中发现很多细小的黄色粉砂薄层,对岩心进行精细编录描述,发现有100多条黄色薄层,研究确定为风成作用形成,它们相当于近1万年风成沉积的产物。黄色粉砂薄层随时间的分布频率曲线 显示,在8200aBP附近出现一个高峰,这与地球上其他地区在8200aBP年出现多风干冷气候现象一致,其应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舒瓦茨并不清楚8200,到底隐含了什么,但是我已经发现了这个数字的来历。
神秘的8200,玛雅的5125年人类灭绝周期,埃及金字塔神秘数字,玛雅圣数字,古巴比伦金字塔神秘天文数字,所有的一切,直指8200和5125,想了解真相,看上边32楼我留给你们的最新研究资料吧,你们会弄明白这一切。
一直跟进我研究的朋友相信很清楚我之前提到的这个计算。
41000/5=8200      41000/8=5125    8200-5125=3075      
那这次是又通过事实,证明了我以前的推断的正确性,中国之所以有3000可记录的文明,为何气候反差在中国远强于其他国家,为何会有广汉三星堆超过3000年文明,相信你们也明白了。看来我也是有了点错误,我以为会在900年内完成这个进化,看来资料显示的地质断层只有100年,那么麦田怪圈必然会在2012年12月21日终止。如果不能找到最后的救赎方法,我们必然面对末日,别无他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01:3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2 01: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磁交角改变对人的影响。
比如以前地球南北极磁轴和你所在点的角度是45度,那现在成了50度了,基本上这么个概念,所以,你虽然没动,但是相当于向赤道移动了,所以自转速度增加,重力增加,你会感觉不适,就和你上到青藏高原是一个道理,总体而言就是距离南北磁极距离远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手机版|上古天真网

GMT+8, 2024-12-21 21:11 , Processed in 0.05763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