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120|回复: 21

[交流] 伤寒药的数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7 22: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柯雪帆

斤=250克(或液体250毫升,下同)
两=15.625克
升=液体200毫升
合=20毫升
圭=0.5克
龠=10毫升
撮=2克
方寸匕=2.74克
金石类药末约2克
草木类药末约1克

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克
一钱匕=1.5-1.8克
一铢=0.7克
一分=3.9-4.2克
梧桐子大=黄豆大
蜀椒一升=50克
葶力子一升=60克
吴茱萸一升=50克
五味子一升=50克
半夏一升=130克
虻虫一升=16克
附子大者1枚=20-30克
中者1枚=15克
强乌头1枚小者=3克
大者=5-6克
杏仁大者10枚=4克
栀子10枚平均15克
瓜蒌大小平均1枚=46克
枳实1枚约14.4克
石膏鸡蛋大1枚约40克
厚朴1尺约30克
竹叶一握约12克
《伤寒论》中的重量计量不同于现在的重量计量。一般来讲,汉代一两=三钱;一钱=5克。而一斤=16两。所以一两为15克,一斤为250克左右。值得注意的是《伤寒论》中的剂量往往为三剂的量,因为一副药煎煮一次取三升或二升四合,分三次服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7 22:4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仲景经方剂量研究概况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万晓刚


仲景制方精妙,药简效宏,为历代医家推崇备至。其方剂药物用量,因时移物换,原貌不可得窥,是以争论颇大。剂量之多寡、比例之大小,与疗效息息相关,实有考证之必要。近年来有关经方剂量的研究报道不少,今据近十年有有关文献,勾勒其研究动态如下。

一.古今度量衡制的考证
仲景著书于东汉末年,其计量单位自为彼时所习用者。因时隔近两千年,度量衡单位屡经变更,原制已不可知,故今人采用各种方法以考证换算之。
研究表明[1~3],秦至东汉度量衡单位实值虽变而无大异,根据对秦始皇26年的方升、西汉初年的“尚方半”、东汉“光和大司农铜权”以及东汉“永平大司农铜合”等衡量器的考证,、
东汉1斤合今制250g,
1两合今之15.625g,
1升合今之200ml。
方寸匕当是容积为1立方寸的立方形容器。若以汉时1寸为2.3cm计算,其容量当是12.167cm3[4]。
而根据《金匮要略》乌头桂枝汤方后注,经换算得出:汉制1斤约为126g,1两约8g,与前述结论不符[5]。
更有研究认为[6],古代常用市秤不符合药物计量实际,古时另有古药秤和古药升,经实测计算得出:
汉时每药两为1g左右,最大不超过1.6g;
而每药升容积按同制为6.34ml,按南北朝制应为10.4ml,汉制不越此值。
米氏[7]通过对《伤寒杂病论》桂枝汤的药物剂量、煎药加水量、煎次、煎出量用服用量的古今差异进行考证,并结合自身临床实践,
认为现行“1钱等于3g,尾数不计”的定量换算关系不符合中医传统用药1钱有效量之实际数值,
提出今旧市制1钱应折合公制3.73125g,临床使用可约为3.5g。

从上述可知,大部分研究结果接近于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
(1两=13.9g,1升=198ml)和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1两约合15.6g,1升约合258.14g)的记载,与现行换算关系量不符,然亦存在古市秤、古药秤之争。
如按上述研究结果折合,则仲景经方剂量明显大于或小于现代常用量。对此,各家认识不一。有认为[1~3],量重味寡是仲景用药特点之一,符合原意 且从中医学角度来看,也是合理的;也有的认为[8,9],对经方药量不必凿求,而应以临床药效为准,现代《伤寒论讲义》的折算标准符合临床实际。
二.经方剂量运用规律和特点
仲景对剂量的应用有严格的原则性和规律性[10],表现为:①制短扬长,如瓜蒌薤白半夏汤辛热药与寒润药为3:1,故制其寒而用其开通之性;②量依病变,即根据症候的主次、轻重而确定药量;③动静相合,即动静药物配伍须依比例而行;④量变性变,即药物剂量变化会导致方剂性质的变化。因而,在运用经方时应重视[11]:①每剂量,即每一剂药物中某药的分量,它主要是通过调整各药间的相互比例而影响到药物的配伍关系;②每服量,即每次服用的剂量,通常此量为该药的治疗量,显示了药物的量效关系,而根据量效关系原则,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剂量的增减,其方药效也相应增减;③每日量,即一日中某药服用量总和,此量决定于每服量和每日服用次数,即药物时效关系的影响,而根据时效关系原理,每种药物在服用后均有相对稳定的潜伏期、高峰期和残效期,间隔一定的时间重复给药可以维持药效的连续性。从另一种角度认识,也应注意[12]:①单一方剂中的药物用量、尤其要掌握方中较重要的药物用量;②重视复合方剂中的每一方剂用量;③重视加减方剂中的方药用量,即基础方的取用量、加味药物用量和药味相同方的用量等;④重视方剂的每次服用量。
简言之,经方剂量的具体应用要注重药物的绝对量,绝对量反映了药物的有效用量,但不能生搬硬套,应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如病情重者宜大,轻浅者宜小,药质轻者宜小,质重者宜大,急性病宜重,慢性病宜轻等;同时,更应注意药物的相对量,相对量体现了各药用量的比例,寓有组方之法度,其变化既能影响方剂的性能,又能影响其功效的大小;古今衡量虽异,然其比例恒定[8,9,13,14]。
三.某些常用药物的剂量运用探讨
甘草:《伤寒论》中甘草的用量很严格,根据方剂功用不同,选用大剂量为君,有复阳益气作用,中小剂量多为佐使,可缓和药性[15]。其剂量的掌握亦根据以下原则而定:表证轻,里证重;实证轻,虚证重;热证轻,寒证重;治湿轻,敛阴重;治痢轻,治泄重[16]。
生姜、大枣:《伤寒论》中姜枣剂量运用有如下规律:①用小量者,生姜1~2两(3~6g),大枣4~6枚,多用于风寒较轻、病势较缓、邪正抗争不剧、须微微发汗者;②一般用量,生姜3~4两(9.5~12.5g),大枣10~15枚,多用于风寒束于肌表、邪正抗争的病证;③用大量者,生姜5~6两(15.5~18.7g),大枣25枚,大量生姜多用于邪气较重的病证,大量大枣多用于正气较虚者[17]。
桂枝、白芍:洪氏[18]根据仲景应用桂枝的剂量变化规律,在临床上以6~9g为中等量,小于6g为小剂量,大于9g为大剂量,应用大剂量时,采用逐步递增或累加方式缓缓多次进服之方法。而在经方中,桂枝、白芍常配伍并用,其剂量特点有:常量等用、小量等用、大剂量重用桂枝、小剂量多用桂枝、大剂量重用白芍、小剂量多用白芍等,大凡等量并用,不论常量或小量,通常都发挥调营卫的作用;反之,则或偏调卫,或偏和营。一般重用桂枝主要为平冲降逆,重用白芍主要为缓急止痛;若小幅度变更桂芍比例,同时伴有配伍药物变化者,则其作用主要取决于配伍药物变化[19]。
石膏:石膏在经方中用量一般较大,现代临床运用亦然。但安氏[20]认为凡水煎服的药物剂量,应根据其药物的溶解度而定,矿物、贝类药的溶解度小,因此,缩小麻杏石甘汤等方剂中的石膏用量,同样能获得与大剂量用药的相同效果。
附子:《伤寒论》对附子的使用有以下特点:①根据病情的轻重及不同病因来确定其用量及生熟,一般阳虚重证宜生用重用,阳虚轻证则炮用轻用,而风寒湿痹则炮用重用;②根据性别及体质强弱确定用量[21]。
半夏:对脾不化湿、酿痰停饮、胃逆呕恶诸症,一般可用9~15g,如旋覆代赭石汤等;小半夏汤等也可用15g,但应与生姜基本持平,不能明显高于其量;对于心下痞结较甚、呕吐较顽固、逆气冲咽或不寐证,则应投大量,30~60g,甚至120g(久煎),如生姜泻心汤等;对于阴虚气逆、脾虚生湿、胃气呆滞诸证,宜以小量6~9g,为佐为使,尤其是脾胃阴虚者,其量宁小勿大,如麦门冬汤[22]。而胡氏[23]亦认为,化痰和胃小量即可(10g左右),重症痰饮呕逆适当增加,15g左右,不寐者则重用至30~60g,其效方显。
细辛:细辛剂量,历来争议颇大。据后世习俗,则经方剂量大大超越常量(按古药秤折算除外)。是以后世用经方,细辛常减量。而王氏[24]据临床实践认为:阳气虚、寒湿重者,可用大剂量(可达20g),待病情好转,便须减量;若发病纯属风寒外感、阳气不虚者,则用中量(10g);若病情热象较重、兼有湿浊不化者,可用小量2~5g佐之;然痢、泄、咳喘等,若病久、虚寒较重者,亦可用大量。
四.结束语
综上可知,有关古今度量衡的考证,其结论不太一致,临床运用并未照之而行,强调根据病情、体质等因素而定;对经方的绝对量不拘泥,更注重相对量的确定。
笔者认为,关于经方剂量的研究,考证度量衡变化诚然必要,然不宜以古绳今,生搬硬套。要知古今体质、气候、环境等因素变化甚大,岂能等同视之?加之,汉时度量衡制虽属统一,然仲景身处战乱之际,其方剂药量是否悉依国家统一计量,实难肯定,也有可能习用民间土法计量,或另有药秤计量等。观其著述,同一药物,其计量单位亦不尽一致,如厚朴有一尺、半斤之异,石膏有如鸡子大、一斤之别等,竹叶有一把之量等,即可知其计量单位不一。因此,今后的研究,不宜过分强调计量之考,而应以临床为基础,以实验为手段,观察不同剂量、不同比例的方药疗效。如以动物模型为实验对象,进行古量、今量的比较,经典比例与变更比例的对照,或不同地域、不同气候等因素对方药剂量影响的比较等。广泛引用各种先进手段的方法以研究之,可望获得对临床更有意义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7 22:41:34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论》方药剂量古今折算考
渠敬文


1汉今度量衡折算中的分岐与考证
1 .1当前的汉今度量衡折算
目前,我国对汉今度量衡计量单位换算方法说法不一,比较权威性的有:①高等医学院校中医教材:《方剂学》在“古今药量考证”一节中说:汉代“一两约合现代的9g(三钱),一尺约合六寸九分,一斗约合二升,一升水约合二合(200 ml)"。又说:“古方一剂等于现在的三剂药,如直接的折算,可按一两约合了3g(一钱)计算”。《伤寒论讲义》“古今剂量折算表”中有类似的记载,并云“凡云若于升者,若作容量计算,以折合60 - 80 ml为宜”等。②中医研究院编《伤寒论语译》、《金医要略语译》云秦汉时一两为今之6.69g。③中医研究院等编《简明中医辞典》、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附篇均据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记载谓东汉一两折合为今13 .92 g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汉代一两为15 .6 g。
国家计量总局编《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记载汉代一两为15 .6 g⑥丘光明《中国历代度量衡考》记载西汉每斤合248 g(一两合15 .5 g),新莽时期每斤238 g(一两为14 .875 g),东汉每斤合220 g(一两为13 .75 g)。如此等等,足令学者无所适从。
1 .2对汉代度量衡制度衍变的考证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吞并六国后统一度量衡,沿袭商鞍之制颁行天下,16年秦亡,但制度未废。班固《汉书•律历志》云:西汉初,“北平侯张苍率官重审”,仍袭秦法。又云:新莽始建国元年(9年)刘散(左为音右为欠)又“条奏大律”,仍其旧制。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总论》云:“汉兴以后,即承秦制”。又说:“新莽承秦汉之法,后汉承新莽之制”。又云“三国全代对度量衡之制无有规定,其所行使度量衡之器,乃新莽之制,……晋承魏国之初,制无改革。即魏世之器”。厥后,三国至隋381年间朝代更替,国家分崩,南北离乱,南方朝代屡易;北方强胡数犯,战祸频起,胡汉杂揉,国号时更,纲纪废弛,制度大乱。吴承洛称“为度量衡单位量值变化比较大的时代”,官府搜刮民脂,奸滑巧取豪夺,各种器量明增暗长。而此一时期文献资料或传世及出土文物又最缺乏,直到唐初《隋书•律历志》才有粗略记述:“梁、陈依古,齐以古称一斤八两为一斤,(北)周玉称四两当为古称四两半,(隋)开皇以古称三斤为一斤,大业中复依古称”,并记历代尺15种。《左传•定公八年》孔颖达疏云:“(北)周、隋斗、称,于古三而为一等。甚至逐渐形成了隋、唐两朝的大小两种度量衡制度并行的局面,小制即古制,大制为在社会上形成的“于古三而为一的度量衡器。《晋书•律历志》曰:“元康中,裴颜以为医方人命之急,而秤两不与古同,为害特重,宜因此改治权衡”。吴承洛云:“唐亦以《汉志》之说为古”。于是唐朝政府在《唐六典》卷三中明文规定:“凡积拒黍为度量衡,调钟律,测暑景,合汤药则用之;内外宫私,悉用大者”。今实测初铸的开元通宝钱,每枚重3 .8-4 .2 g,可知唐代大称每斤608-672 g,如取平均值,每枚4g,每斤160枚,则每斤应为640 g,此值亦较接近东汉3斤之值。则唐时小制每斤约220 g,与东汉同。
1 .2 .1度器
班固《汉书•律历志》[3〕云:“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一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兹从现存西汉、新莽、东汉的约100件度器中选出3件代表性的实测数据列表。
汉承秦制,故判定西汉尺为23 .1 c m。今存新莽时度器仅有新莽铜丈一件,另据新莽铜嘉量测得莽尺亦为23 .1 cm。东汉尺现存80余件,而东汉尺较前增长,平均尺长23 .5 cm
1 .2.2量器
班固曰:“量者,、合、升、斗、解也,所以量多少也。..…合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解,而五嘉量矣”[3]。今存汉代量器60余件,仅举官府制造的国家法定标准器3件测量结果列表如表2
    以上可知汉承秦制,每升为200 ml,历400年保持不变。又以“四圭为撮,五撮为一”,可计算出每合20 ml,每10 ml,每撮2 ml,每圭0 .5 ml。
1 .2 .3衡器
班固曰:“权者,铣、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又曰:“一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现存西汉、新莽至东汉的权衡器40余组70余件,记重器百余件,仅举其中有代表性的4种列表如下,见表3。
大量文物资料证明,当然也得到目前学术界的公认,西汉秤应为每斤248 g,新莽时期为238 g,至东汉则为220 g,仲景时期折合每两为13 .75 g,一铣当为0 .5729166 g o
    秦统一度量衡时,标准器的统一量值平均为每斤253 g,每尺23 .1 c m,每升200 ml"'。但据秦汉诸代文物实测结果往往悬殊不一,有的甚至相差很大,其原因为:①制造技术原始,器具精密度差;②原材料质量差;③长期使用或存放与地下埋藏过久,有不同程度损坏;督大进小出”私制烂造;5新莽前的权器多为作等臂天平的“祛码”用,新莽后则渐转作为“称陀”使用,这就造成今天推算上的困难。由于社会的变革,并经文物证明,新莽后的东汉度器略有增长;量器经两汉400年基本未变,一直保持每升200 ml;但衡器则由‘秦至东汉权衡的单位量值下降的趋势已很明显,根据目前仅有的资料,暂定东汉每斤220g。
2对《伤寒论》方剂中一些药物特殊计量方法的实际测量
现存《伤寒论》112方中81种药物(未计方剂加减中的品种),其中有65个方剂中的32种药物95次不是应用重量单位计量的,而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用药品的个数(个、枚)计量的51次,品种为杏仁、附子、桃仁、水蛙、虹虫、瓜萎、桅子、积实、半夏、乌梅、鸡子、鸡子黄12种准用容积(合、升、斗)计量的41次,有半夏、五味子、麦冬、麻仁、胶怡、草茄子、芒硝、香豉、粳米、赤小豆、生梓皮、吴茱英、猪胆汁、人尿、食蜜15种,汤剂的加水量、取汁量与服用量也用容量计算;③用药物长度计量的1种即麻子仁丸用厚朴“一尺,,洲买用类比法的1种,大青龙汤用石膏如“鸡子大,5手抓法1种,竹叶石膏汤用竹叶“两把”;⑥匕(方寸匕、钱匕),大陷胸汤甘遂一钱匕,五苓散每服方寸匕,三物白散强人每服半钱匕等。
为核实上述药物的具体重量,对所涉药物进行按法实测。对以个数计量的且单个大小悬殊不大的品种如杏仁、桃仁、乌梅等则无选择性地计数3份,称其重量取平均值;单个大小悬殊较大的如瓜萎、附子等,但不强调大小个的,则取中等有代表性者,按数称量3份取平均值;对明确要求大小个的则按要求选称计量,即使如此实测,其结果也只能看作为近似值。其实测结果为:附子1枚,大者30 g,中等者20 g ;瓜萎大者130 g,中等者60 g,小者30 g,杏仁100粒40 g ,l粒0 .4 g;桃仁100粒30 g,1粒0.3 g;虹虫10个3 .333 g ,桅子10枚9g,积实1枚1 .5 g,积壳1枚20 g,半夏10枚7g,乌梅10枚9 g    对以容积计量的药物,选容量200 ml的量筒作为汉代1升,将药装入量筒内轻轻摇匀至所需量3份,称其重量取平均值,其数据如下:半夏1升90 g,五味子1升74 g,麦冬1升120 g,火麻仁1升110 g,草茄子1升130 g,芒硝1升120 g,豆豉1升100 g,吴茱萸1升80 g,赤小豆1升158 g,梗米1升176 g。石膏如鸡子大,以我国传统鸡所产中等大小的鸡蛋为准,约60 g;竹叶一把(中等把松握)log,厚朴1尺(长23 .1 cm,厚0 .2 cm,宽6 cm)20 g。匕:①钱匕,指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所铸五铣钱(直径2 .3cm,内孔边长1 .05 c叫,用此钱方孔外至周边盛药不落为准,经测草木药粉约重0 .59。②方寸匕:《辞海》说:“古代量药器具,匕即匙,为体积正方一寸的容量,相当于十粒梧桐子大,在量药时以不溢为度”(按:应为正方2 .31 cm容器为宜―作者)。岳
美忠解释五菩散的服药量时说:“一方寸匕草木药末约为1 g,日服3次也只有3g”。
3《伤寒论》方剂古今换算举隅
通过以上考证,对《伤寒论》方剂药物剂量的古今折算大体已有法可循,按法折算庶几接近仲景方药剂量原貌,理法亦随之昭然矣,如桂枝汤:桂枝41 .25 g,芍药41 .25 g,甘草27 .5 g,生姜41 .25 g,总量151 .25 g,加大枣12枚,以水1400 ml,煎取600ml,每服200 ml,取微汗,为解表轻剂,每服生药量亦仅50 g左右。邪入少阳,正邪分争,剂量大增,用小柴胡汤,方用柴胡110 g,黄答41 .25 g,人参41 .25 g ,半夏45 g,甘草41 .25 g,生姜41 .25 g,总量330 g,加大枣12枚,用水2400 ml,先煮取1200 ml,去渣,煎至600 ml,每服200 ml。邪入阳明,里热炽盛,白虎汤清热生津,方用知母82 .5 g,石膏220 g,甘草27 .5 g,粳米105 .6 g,总量达435 .6 g,味少量重。大承气汤方中大黄55 g,厚朴110 g,积实(有人考证为积壳,见《中医杂志》1985年7期)100 g,芒硝36 g,总量301g,确是味少量大,力专功宏。但仲景方有的又服量极少,如五苓散按岳美中的说法每次仅服1g,三物
白散每服0 .25 g,如此之类可见仲景用药精义,值得深入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7 22: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上权威资料

1、高等医学院校中医教材:《方剂学》在“古今药量考证”一节中说:汉代“一两约合现代的9g(三钱),
一尺约合六寸九分,一斗约合二升,一升水约合二合(200 ml)"。又说:“古方一剂等于现在的三剂药,如
直接的折算,可按一两约合了3g(一钱)计算”。《伤寒论讲义》“古今剂量折算表”中有类似的记载,并
云“凡云若于升者,若作容量计算,以折合60 - 80 ml为宜”等。

2、中医研究院编《伤寒论语译》、《金医要略语译》云秦汉时一两为今之6.69g。

3、中医研究院等编《简明中医辞典》、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附篇均据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记载谓东汉一两折合为今13 .92 g
4、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汉代一两为15 .6 g。
5、国家计量总局编《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记载汉代一两为15 .6 g

6、丘光明《中国历代度量衡考》记载西汉每斤合248 g(一两合15 .5 g),新莽时期每斤238 g(一两为14 .875 g),东汉每斤合220 g(一两为13 .75 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7 22: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伤寒论》中一两是多少克
      据班固《汉书·律历志》的记载和中国国家计量总局编写的《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可知:汉1斤=250克;1两=15.625克约等于15克;1铢=0.65克
    汉1合=20毫升;1升=200毫升;1斗=2000毫升;1斛=2000毫升;
    汉1尺=230毫米;1寸=23毫米
    在唐代以前,中药计量基本保留了汉制,没有随官制的变化而变化。(只不过从晋代起在汉制的铢和两之间加了一个“分”,即6铢为1分,4分为1两)这在《唐六典》、《唐会要》中都有说明,如唐秤有“大小两制”,“公私悉用大者”、“内外官司,悉用大者”,即一般用大秤,较汉秤将近大三倍。小秤则与汉秤同,只限于“合汤药”、“调钟律”等方面的应用。度量、容量也有大小二制,1大尺(唐尺)=1.2小尺(汉尺);1大斗(唐斗)=3小斗(汉斗)。《晋书·律历志》指出药秤不能随便改变得意义:“医方,人命之急,而秤两不与古同,为害特重。”这就是唐代以前一直保留汉制的原因。

       至宋代,折1两为10钱,并设钱、分、厘、毫等计量单位,皆为10进制。仍积16两为1斤。宋代以后的方书,中药计量都采用了这一新制,并与官秤相一致。宋制到清代的库平制,权量基本变化不大,每斤近似600克,一直沿用到建国前,俗称“旧秤”。1949年以后,为进一步统一国家的度量衡制,并便于和公制换算,于是把1斤定为500克

       经方中以重量计量的药物,可以直接折算为现代计量(如1两=15克),以容量和尺度计量的药物,可折算为现代的容量和尺度后再称重。如粳米1升,今用200毫升粳米称重约180克;半夏半升,今用100毫升半夏称重约50~60克;五味子半升约30克;厚朴1尺,据《医心方》、《小品方》云,当以“厚3分,广1寸半为准”,今用中等厚度的厚朴,宽3.5厘米,长23厘米者称重约15克。以数量计量的药物,可直接用原数量(如大枣、乌梅),需称重者,可按原数再称重。如有人秤得杏仁100枚=40克、桃仁100枚=30克、枳实1枚=18克、附子1枚=25克、大附子=30克,野生乌头1枚=5克。

       通过这样的折算,我们可以看出,经方药量比例虽然和现代用方基本一致,但每剂药的药量有多数远较今天的每剂药的计量为大。这主要是由于煮服方法古今不同的缘故。

       以麻黄汤为例:麻黄3两=45克;桂枝2两=30 ;甘草1两=15克;杏仁70个=28克  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次服,每次谨服八合药液,实为全方药量的三分之一,也称之为“一服”。桂枝汤方后云:“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麻黄汤方后云:“余如桂枝法将息”。既然一服就可以达到汗出病差的目的,所以麻黄汤原方三分之一的药量就是一次治疗量。由于现在采取了一剂药煮一次(指解表药)一次服完的方法,所以今天的一剂药用经方的一次治疗量即可。麻黄汤的一次治疗量大约应当是麻黄15克,桂枝10克,甘草5克,杏仁9克。这正是今天在一般情况下所使用的药量。桂枝汤的一次治疗量是,桂枝、芍药、生姜各15克,甘草10克,大枣四枚,这和今天使用桂枝汤的药量也基本一致。应当注意的是,经方每剂药并不都是含有三次的治疗量,也有顿服者,如干姜附子汤、桂枝甘草汤等,就是一次治疗量,今用当按原量直接折算为公制。还有分两次、四次、五次服者,则分别是两个、四个、五个治疗量,今应分别取其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

      还应当提到的是,经方汤剂只煮一次。有人经实验证明,煮一次只能提取有效成分的45%~50%,如果不把药液到出,即使延长煮沸时间,有效成分也不能继续析出,这是由于药液浓度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的缘故。如果将第一煎得药液倒出,加入清水再煮,还可以从药渣中将30%~40%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因此今天在一般情况下,中药都提倡煮两次。可惜张仲景只煮一次,这就把药渣中起码还可以提取出来的30%~40%的有效成分浪费了。我们就把舍弃的这30%~40%有效成分提取出来,也勉强当作一次治疗量。这就是我们今天一剂药只取经方的一次治疗量,而可以煮两次,当作两次服的道理所在。

       经方药量的实际应用:上述经方药量的折算方法,实际应用起来比较繁琐。在今天由于地区、水土、气候因素和人的体质的不同(张仲景当时行医的地区还是比较局限的),造成了各地中药习惯用量有一定的差异,这也应当考虑在内。比如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省,中药剂量一般较关内增加40%以上。四川地区附子一类辛热药物的常用量,明显较其它地区的用量为大,这可能和当地气候潮湿,人们饮食习惯也多辛辣,对辛热药物耐受能力较强有关。有的地区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泻盐,当地人长期引用此水,对泻盐的耐受能力较强,所以用泻下剂时,药量也必须加大。因此为了保证经方的来疗效,尚不能完全按照上述的理论折算方法去机械的搬用。个人认为最简便的方法是,先将经方中的主要药物按照当地的习惯常用量使用,然后按照经方药量的原剂量比例,推算出其它药物的用量。这样既遵循了经方药物用量比例不变的原则,又结合了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可以是一个古为今用,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还有广泛适应性的方法。


       中医考究:汉方一两折算几克?==人民日报

       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伤寒论》书中所载方剂剂量的讨论,主要围绕张仲景时代的一两到底相当几克的核心问题,归根到底是为了提高临床疗效。

   经方剂量一两折算,有的依据临床用药经验和一般用药剂量,但经不起出土实物及历代文献的考证;有的以神农秤为依据,将其1两折合为1—2克间,亦无出土文物可证,日本汉方学家常用此剂量,在我国则应用较少。目前,临床上据经方剂量一两等于现代重量3克应用。

  之所以会出现目前的换算,主要与历史上4位有影响的医家有关:

  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云:“古秤惟有铢两而无分名,今则以十黍为一铢……”然《汉书·律历志》明确规定:“千二百黍重十二铢”,即一百黍为一铢。陶弘景可能将“十黍为一累,十累为一铢”的汉制错简或错写为“十黍为一铢”,实为后世曲解《伤寒论》药物剂量之肇始。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转载了陶弘景的错误论述,虽提出疑问,但未纠正,仅加注文:“此则神农之秤也。吴人以贰两为壹两,今依肆分为壹两秤为定。”

  明代李时珍更是在《本草纲目》中明确写出“今古异制,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

  汪昂《汤头歌诀》亦有“大约古用一两,今用一钱足矣。”

  原国家计量局编的《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中“光和大司农铜权”(中国历史博物馆藏)被认为是推算汉制的权威标准。此权铸于光和二年闰月廿三日,光和二年为公元179年,与张仲景为同年代。从权上铭文可知,此权为当时中央为统一全国衡器而颁布的标准。铜权,按秦汉密制的单位量值和权的量级程序,此权当为12斤权,标准重量当为2996克。每斤是2996÷12≈249.7(克)。按照这个重量来折合,1两应该是249.7÷16≈15.6(克)。据此东汉l两合今之15.625克。

  可以说,导致汉以后至今与东汉时期药量相差悬殊的原因错在陶弘景,疑在孙思邈,定在李时珍,传在汪昂。

      经方的剂量如此重要,临床运用却很混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难怪有人说古方不能治今病了!也难怪中伊友读伤寒方时心存疑问了。

       一九八一年考古发现了汉代度量衡器“光和大司农铜权”以此推算经方剂量,解决了历史上经方剂量的一大疑案。明代迄今,古之一两,约今之一钱的臆断当休矣!

      “权”的发现意义重大。但对当时的中医界震动不大,幸有柯雪帆教授的研究和传播,才揭开了经方剂量的谜底。可惜的是,时至今日,中医界还有很多抱残守缺的人还按旧法折算,就连国家统一的教科书也不为之改动!剂量问题是方剂治病的核心,没有特定的量,便不能突破特定的质。这个道理一定要知道,尤其是运用经方更应注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7 23: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仲景方术之精确用药篇

      “理解这些中医精髓的细节就如同获得重大考古发现。这就好比科学家刚开始使用推土机挖掘,接着用铁铲,最后用软刷等用具将财宝上面的灰尘清理走。此篇内容即到了使用软刷的阶段。”

此篇内容的发表,有违师训,但医乃仁术,目睹世人疾苦,目睹众多仲景学说崇尚者苦无真经,故公开部分内容,更高级部分请有缘诸君求师李宝柱先生。
----上古真人<micalfan1972@hotmail.com>谨识

此篇撰用《伤寒杂病论》、《道藏》、《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李宝柱先生所传仲景方术》
首先讲明一点:脏腑与经络之用药有异同,学者宜识之。
古制一斤,即为16两,分为两个8两,故称二八。中华道家懂得,人在下生之时,秉受天地之炁360铢,合为一周天之数,加上禀受父母之炁24铢,共为384铢(16两,古一两等于24铢),乃为易象卦爻之数(64卦共有384爻),亦合古制一斤之铢数。
脏腑对应:

l  肾1、肝3、心包3、脾5、肺7、心9
l  胃2、胆4、三焦4、大肠6、膀胱8、小肠8

脏腑阴阳:
耳、目、鼻开阳位主精气神无形之先天阳为五脏阴之用自内而出;先天阳-五脏阴之用。
口、二阴开阴位主传送出入有形之水谷后天阴为六腑阳之用自外而入;后天阴-六腑阳之用。
脏腑用药:

l  1、3、5、7、9补阳以滋阴;保胃气以存津液
l  2、4、6、8    滋阴以养阳;固津液以密阳气。
u  阳旦者,升阳之方,以黄芪(一两水病;二两加-此为变;三两主制-此为常)为主;
u  阴旦者,扶阴之方,以柴胡(四两小其制、八两大其制)为主;
u  青龙三者,宣发之方,以麻黄(三两小其制;六两大其制)为主;
u  白虎四者,收重之方,以石膏(八两小其制;十六两大其制)为主;
u  朱鸟九者,表滋之方,以鸡子黄(一枚百合病;二枚少阴病;三枚温病)为主;
u  玄武一者,温渗之方,以附子(一枚或六两少阴病-此为常;二枚湿病-此为变)为主;
此六方者,为六合之正精,升降阴阳,变互金木,即济水火,乃神明之剂也。
注意:此主言其常,小言其变。
Ø  味辛皆属木(三),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Ø  味咸皆属火(七),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Ø  味甘皆属土(五),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Ø  味酸皆属金(九),五味[子]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
Ø  味苦皆属水(一),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
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诸五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
经云:“主于补泻者为君,数量同于君而非主故为臣,从于佐监者为佐使。”
陶隐居曰: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
中医者:执阴阳之两而用三(生万物)之中道医学。以此出发,临床自是运筹帷幄、得心应手,精准用药并非高不可及,疗疾效如浮鼓亦当是自然之事。
参见:
仲景方术之精确用药续篇-举疮疡皮肤病运用
仲景方术二十四节气脏腑十八分型图
三元九运参考资料
仲景方术之精确用药续篇-举疮疡皮肤病运用
“理解这些中医精髓的细节就如同获得重大考古发现。这就好比科学家刚开始使用推土机挖掘,接着用铁铲,最后用软刷等用具将财宝上面的灰尘清理走。此篇内容即到了使用软刷的阶段。”
----上古真人<micalfan1972@hotmail.com>谨识

此篇撰用《黄帝内经太素》、《洞天奥旨》、《道藏》、《李宝柱先生所传仲景方术》
首先讲明:脏腑与经络之用药有异同,学者宜识之。
经络对应:
l  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阴常多血少气:手足太阳8、手少阴9、足少阴1;三
1、8、9
l  阳明常多血气,太阴常多血气:足阳明2、足太阴5、手阳明6、手太阴7;二
2、5、6、7。
l  少阳常多气少血,厥阴常多气少血:手足少阳4、手足厥阴3;一
3、4

      经络枢机:
Ø  太阳为关(注意不是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
Ø  太阴为关(注意不是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

n  气多而血少,非补血,则未溃不能化,已溃不能消。
n  血多而气少,非补气,则未溃不能散,已溃不能生。
n  气血俱多,初可用消,而终亦必佐之以补气血,则收功自速。
部位既明,经络无错,自然用药得宜,无忧猛浪之误治。
1、生在阳经而作痛,此纯病于阳也,内外俱用泻味,自易成功。
2、生于阳经而作痒,此阳虚而病阴也,补阴以化毒,而不可损阳以耗气。
3、生在阴经而作痒,此纯病于阴也,内外俱用补剂,不难奏效。
4、生于阴经而作痛,此阴虚而病阳也,补阳以化毒,而不可损阴以亏血。
经络用药:
l  1、8、9补气;
l  2、5、6、7初消而后以补气血;
l  3、4补血。
Ø 参芪等补气;归胶等补血;金银花等清;荆、防等散;硝、黄等攻
疮疡宜分虚实,未可漫然用药。虽治疮疡之法俱宜用补,然不知虚实,孟浪治之,亦难速效。故必审其虚实之重轻,以酌量其补泻之多少,始为上工。惟虚实何以辨之?于初肿、已溃时辨之。
1.   初肿之时,肿而高突,焮赤作痛,是阳邪毒盛,病在表实。主散臣补
2.   如肿而坚硬深痛,亦阳邪毒盛,病在里实。主攻臣补
表实可散,里实可攻,攻散之中,略兼用补,则在表者不至入里,而在里者必易发表。
3.   倘肿不甚高突,虽焮赤作痛而少衰,此阳邪毒衰,病在表虚。主补臣散
4.   如肿虽坚硬,痛不甚深,此阳邪毒衰,病在里虚。主补臣攻
表虚不可纯散,里虚不可纯攻,攻散之中,重于用补,则表虚者力能托外,里虚者力能出内。
5.   若已溃之后,犹然肿硬焮痛,发热烦躁,大便秘结,疮口坚实,此阳毒未化,乃邪实,尚宜补而兼散。
6.   倘脓大出而反痛,疮口久而不敛,发热口干,脓水清稀,肿下软漫,此阳毒已尽,乃正虚,切戒散而必补。
以上治法,犹论阳症之疮疡。
阴症之疮疡,毋论未溃之前与已溃之后,皆宜用补。岂特必宜用补,尤宜大补为急,而不可用些小之补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8 14: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13版主为何不谈谈自己的想法和用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8 14: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家的讨论,题目都是伤寒论的“药量”“用量”,而把量前面的那个数给忘记了。各种考证和实证都没有错,但这只是其然的层次,而不是所以然,也就是说,桂枝汤为什么一定要3 3 2 3 12的组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8 15: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过讨论我们知道,仲圣的方药是用来治疗病的层次而不是针对证的,目的都是通过调整五脏阴阳来恢复脉和证
五脏阴阳是不可见的能量空间(不可见的神),人体有形结构及其表现出来的证是可见的物质空间,方药要作用于能量空间(即治神、调神、守神、、),其药味组成、数量、炮制煎煮、服法、医嘱等都要站在能量的层次来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9 14: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认识我认为符合经方用药的原则。既然是能量,能量的测量不同于有形可见的物质有长高短深的特点,必然是一种能量测量独有的计算规则,我们可以称之为象数。同时 ,因为我们最终的用药还是要落到有形的质量重量数量等有形度量衡体系里来,要落到桂枝几两大枣几枚半夏多少升这样的层面来,所以这里面也必然要出现一个无形有形转换的问题。上面所引的道家把人体的总能量规定为一个常数,这个常数是按照一斤为384株这样的规定的,一两24株,一斤就是16两。显然这个斤两不是以有形物质的重量来规定的。是以天道运行的周期数来规定的,明白了这一点,那我们就向着这个问题的真相前进了一步。那么接下来我们要搞清楚的是384株这个数是从哪里来的,那么也就知道了这个一斤之数的含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手机版|上古天真网

GMT+8, 2024-12-22 21:44 , Processed in 0.09769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