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334|回复: 7

[交流] 关于古代文明和农业的读史心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9 00: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帖自 老潘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955955633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读史心得之一)

人类生活在地球的各个地方,气候不同,地理环境各异,土地和水所含的物质成分存在差别。因此,不同地方的人也存在差别。从皮肤的颜色看有黑人、白人、黄种人等。人的个头也有大小不同。同是在中国,东北人与四川人的身材高度就存在明显的差别。


生活在不同地方的人在身体特征方面存在差别,这是我们可以看到的。在智力方面、性格方面、勤奋及奋斗精神方面是否也存在差别呢?目前还没看到这方面可信的研究成果。至少中国人与欧洲人之间没有发现智力方面的差别。因此,在进行中国历史与欧洲历史的比较研究时可以不考虑人的智力差别。


人类为了生存,需要从自己所面临的自然环境中索取生活资料。索取生活资料的方式叫做生产方式。不同地区的人所面临的自然环境不同,因此,他们索取生活资料的手段和方式不同,为索取生活资料所进行劳动的效率不同,一定数量的人需要的空间广度不同,人与人之间在生产中的合作形式等等都会有所不同。也就是说,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所面临的自然环境不同,导致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存在差别。


人类不管使用什么生产方式,都需要合作,需要在人组成的社会中进行。社会的组成方式,就是所谓社会制度。社会的组成方式当然离不开生产方式,人们要根据生产的需要确定社会的组成方式。所以,社会制度是由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的。关于生产方式与社会制度、文化、道德等等的关系,马克思有许多相关论述,已经说得很清楚。

历史科学有许多分支,各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研究方法。如果研究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历史的特征,对各地区的历史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应当从研究生产方式入手。如果不研究生产方式,而仅仅是研究社会制度、宗教文化等等,试图弄清各地区历史特征存在差异的原因,那是舍本求末,将永无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01: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始农业的发生条件(读史心得之三)

最早的农业发生于石器时代。没有铁器,征服不了森林。即便是被火烧毁了森林的地方也无法开垦成耕地,因为树林很快又会长起来。人类只能在没有森林覆盖的地方种地。种地还需要水,没有森林覆盖又没有水的地方也不能种地。有水而又没有森林的地方只能是河水经常泛滥的地方。河水定期泛滥使森林无法长成,同时又提供了水源。经常泛滥的河水冲积形成的土地一般为沙性土壤,比较松软。只有在这样的地方,人类才能在石器时代耕种土地。实际上耕种土地的工具应当主要是木棍、树杈之类的工具。人类最早的农业是在河水经常泛滥的地方发生的。


农业生产产生了剩余劳动。剩余劳动的存在使一部分人从直接生产食物的劳动中分离出来,使劳动分工成为可能。剩余劳动的进一步增加,又使社会管理职能独立出来,还使一部分人可以不劳而获。这样就产生了阶级对立,产生了国家,产生了我们所称的文明社会。所以,发生在石器时代的文明古国都处在大河的冲积地带。西亚两河流域,埃及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具备上述条件,农业得到了发展,产生了四大文明古国。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明是人类使用铁器以后产生的,不是原发的用石器创造的农业文明古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01: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农业文明的传播(读史心得之四)

人类在大河经常泛滥的地方在石器时代发展了农业。石器时代的农业产生了剩余劳动,进而产生了社会分工,成为发明铁器的经济基础。铁的生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食物而劳动时,不可能有这样的人力物力去生产铁。铁的发明是以人类的劳动分工为前提的。劳动分工是以人的劳动效率的提高并产生剩余劳动为前提的。这样的剩余劳动当时只能发生在这些文明古国的农业生产之中。


被森林覆盖的广大区域,由于石器无法征服森林,在石器时代无法发展农业生产,人们只能以狩猎和采集为生。这样的地方人口稀少,不能产生剩余劳动,没有人能够从事直接食物生产以外的生产劳动,铁器不可能在这样的地方被发明。

铁器是农业在全世界传播大发展的决定性条件。只有使用铁制农具,才能征服森林,把被森林覆盖的土地开垦为耕地。农业文明的传播,就是人类手持铁制农具进行的。可见,地球上这几处大河河水经常泛滥的区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桥梁。没有这个桥梁,就不会有人类的今天。


铁器把农业文明传播到了亚欧非大陆的各个地方。铁器使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区域扩大了许多倍。在铁器传入欧洲以前,整个欧洲被森林所覆盖,欧洲还处在野蛮时代。欧洲的农业文明就是在人类使用铁器以后发生的。没有铁器就没有欧洲文明。没有四大文明古国发明铁制工具,就不会有其他地方的农业文明产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01: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大文明古国之比较(读史心得之五)

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四处的古代文明,除了黄河文明以外,其他三处文明都曾经被外族入侵所中断,有的地方被多次中断。只有黄河文明源远流长,绵绵不断,数千年一脉相承并不断向周边扩大影响,最终形成一个庞大的中华文化圈。这是世界上非常独特的现象。


存在这种区别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主要与地理环境有关。


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的地理环境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处在十分干旱的地区。这里只靠自然降水完全无法进行农业生产。只是因为有一条河流经过这里,河水的泛滥,河水的灌溉才提供了农业生产所需要的水源。这里的农业是仅仅依靠河水的灌溉产生的,这里的文明存在的自然基础就是河水的灌溉。河水灌溉的区域是很有限的。因此,这些地方的古代文明地域范围都很狭小。这些文明古国发明的铁器向周围传播以后,周围地区的农业得到发展,周围地区的民族和国家兴旺和强大起来。周围这些强大起来的民族和国家入侵这些文明古国时,这些文明古国面临的不仅仅是文化的破坏,外族人的统治,而且还面临大部分人口被消灭的处境。外族人新建立的国家不仅仅由外族人统治,由外族人口占支配地位,而且外族人口也会占多数。在这种本地人被统治,连人口数量都处于劣势的国家,原住民的文明又怎么能保留下来呢?完整保留就更谈不上了。当然,原来的文明传统还是会保留一部分,因为新来的人口必须面对这里的自然条件,也必须使用原来的生产方式。这个地方新发展起来的文明由于与原来的文明有相同或类似的生产方式作基础,其文明类型还应当是同一类。


黄河文明与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地理环境有根本的不同。黄河中下游的文明发源地不是极度干旱的地区。这些地方的自然降水基本可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最初的农业因为没有铁制农具,无法征服森林,所以只能在黄河水泛滥没有森林的地方产生。进入铁器时代以后,人类具备了征服森林的能力,农业迅速向周围广大地区扩展,形成了巨大的文明区域。与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相比不知大了多少倍。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是在铁器时代到来以后很久才强大起来,开始入侵农业地区。北方游牧民族有幸入侵农业地区成功,一般也只能统治部分地区。但是,入侵者改变不了中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文化传统。原因是:第一,消灭不了农业文化;第二,更消灭不了农业人口(因为游牧民族的人口与农业人口相比实在太少);第三,游牧民族进入农业区域以后,不得不放弃牧业,改作农业,逐渐被农业民族同化、淹没。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黄河文明的地域广阔,是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所无法相比的。相对于其他文明古国,黄河文明地域广阔、文明民族的人口数量巨大。这是黄河文明强大生命力的基础。黄河文明演化为源远流长、灿烂辉煌的中华古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9 01: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与欧洲古代农业之比较(读史心得之六)

除南欧(指古希腊和古罗马本土及西班牙等地)以外的欧洲是在古罗马灭亡之后才进入文明社会的门槛。古罗马被北方的“野蛮人”灭亡。这些被称为“野蛮人”的人构成了后来欧洲人的主体。此后的欧洲开始出现了国家,直到资本主义出现,这一段历史被称为“中世纪”。


古希腊本土和古罗马本土也属于欧洲的范围。这两个地方属于地中海气候,降水主要在冬季,夏季干旱,又没有河水灌溉,古代农业是难以发达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明并不是靠本土的财富建立起来的,而是对西亚和北非掠夺的结果,是西亚和北非生产的财富成就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明。


文明古国发明了铁器,又经过了千年的提高才使欧洲出现了农业。初期的铁器由于生产成本昂贵,质量差,需要长时间的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才能成为农业生产工具。欧洲土地被森林覆盖,土壤板结坚硬,用石器和木棍无法开垦耕地。到了铁器技术比较成熟的时代,农业出现了,建立了国家,进入了“中世纪”。但是,欧洲中世纪的农业与亚洲相比并不发达。中世纪的欧洲农民一般无法单纯依靠农业生存,还要兼作牧业和狩猎。


欧洲南部夏季少雨,其他地方冬夏温差小,夏季气温较低,也是种植业的不利条件。粮食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而淀粉快速的生成需要高温。欧洲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粮食产量不高。因此,中世纪的欧洲农民无法单纯依靠农业生存,还要兼作牧业和狩猎。欧洲中世纪的土地除了耕地以外,还要留有草地、林地供放牧、狩猎。耕地也要轮耕。这样的耕作制度限制了单位国土面积的粮食产量,进而限制了人口密度。


中国的农业条件与欧洲大不相同。中国整个北方土质松软,易于耕作。中国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面向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有着世界最强劲、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冬夏温差大,夏季高温,且雨热同季。这些都是农业的有利条件。粮食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的合成需要高温,高温有利于庄稼成熟和高产。正是这些有利的农业条件,使中国农民单靠种植业便可以生存,无需兼营放牧、狩猎和采集,土地也不需要轮耕。正是这样的农业条件,使中国的农业区域形成单一的农业种植经济。所有能种庄稼的土地都种庄稼,不留放牧的草地,不留狩猎的林地,几乎所有的收入全部来源于种植业。春秋时期还有轮作制度,战国以后,轮作制度也消失了。土地的利用方式是经过收益优势比较决定的。种庄稼的收益比放牧、狩猎收益更大,所以种庄稼。据历史记载,元代蒙古人进入中原初期,还有人圈地放牧。但是,时间不长就改作地主收农民的地租了。这同样是因为他们看到种庄稼收地租比放牧收益大。优越的农业条件使中国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农业产量和人口占到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也真是无愧于“中央之国”和“天朝”的称号。


这样比较以后,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远比欧洲中世纪的农业文明发达。这不是因为中国人比欧洲人聪明,而是因为他们生存的自然条件不同。同样,近代欧洲工业文明早于中国发展起来,使中国人受尽欺辱,也不是因为欧洲人比中国人聪明。欧洲工业文明领先于世界有其客观的条件,这方面的问题等以后再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紫薇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8-19 12: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出时代的历史背景,对我们解读《黄帝内经》很多的篇章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非常感谢13版主的辛勤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8-20 22:5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文明和农业的历史,对我们解读《黄帝内经》的思想非常有价值,希望大家都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1 02: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嗯 大家可以直观的看到 我们的网站也是根据农业的原理来设计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手机版|上古天真网

GMT+8, 2024-12-22 16:34 , Processed in 0.05391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