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气的概念
关于气, 江布氏理解为“ 体内流动着的温暖
的液体” , 广义的气即广义的津液, 狭义的气指流动和温暖的机能, 狭义的津液仅指液体而已。换言之, 狭义的气加上狭义的津液构成了广义的气和津液。
1. 2 胸、膈和心下
在叙述气的循行前, 江布氏首先阐明了人体有关的构造。人体的内部有承担着气的产生和循行整个过程的脏腑, 而从脏腑所产生的气须通过胸、膈和心下才能供给到体表, 所谓胸、膈和心下的部位起着交通内外即有着主司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样作用。 伤寒 中特别重视膈,膈可以理解为相当于或包括横膈膜的广义的机能构造物。膈上有胸、膈下有心下, 这些虽然不在脏腑之列, 但却是非常重要的器官, 胸和心下在原文中经常出现, 其担负的升降机能对膈的出入机能有补充和完备之妙。
1. 3 皮部、肌部、腠理和膜
关于体表, 江布氏认为皮部是
最外层, 在解剖上相当于表皮和乳头层部分, 成为对外邪的最初的防卫网。肌部相当于真皮, 也是人体的重要组织, 有调节水液留存的作用。腠理则贯穿皮肌如圆筒状, 是毛孔和汗孔的总称, 腠理在皮部者为皮腠, 在肌部者为肌腠, 腠理的
开合机能起着发汗散热和抵御外邪的作用。另外, 在皮部与肌部之间有膜, 它对腠理和膈的机能起着媒介作用, 即两者通过膜而互相影响。
1. 4 卫气的去路和回路
关于气的循行, 江布氏从对手脚
发冷患者的仔细询问, 注意到同样是冷, 但有手( 脚) 背、手( 脚) 心及指( 趾) 端等不同部位的区别, 由此悟出气的支配领
域和供给途径的不同。首先在体表的皮部和肌部流行着卫气, 卫气有出也有回。卫气在不停的循行过程中, 一边不断地温暖着皮部、肌部和腠理, 防卫着外邪的入侵, 一边被不断地消耗, 同时, 走到四肢末梢的卫气仍要返回到胸和心下。从皮部行走的卫气分别从皮部和肌部返回, 从肌部行走的卫气仍从原地返回。之所以提出这种解释, 是因为临床上水肿有两种情况: 一为凹陷性肿, 水停在肌部; 一为有光泽的肿, 水停在皮部。当然两者也可并存。在 金匮 中有皮水和风水之区别( 风水即相当于肌水) , 治疗分别用防己茯苓汤和防己黄芪汤。另外认为卫气的回路十分重要, 因为这是常常提到的所谓外邪内陷的途径。
1. 5 卫气的分类与循行
据循行部位不同, 卫气又可分为后通的卫气、前通的卫气、脉外的卫气和肌部的卫气四种。后通的卫气通过背部供应到四肢的背侧, 前通的卫气通过胸腹供应到四肢的内侧。后通的卫气产生在肾, 前通的卫气产生在胃, 肾和胃就如两个发电机 , 当然无论 内经 和 伤寒 都更强调胃, 故胃是人体最大的发电所 。肾自身不能发电 , 而必须从胃受气, 作为第二轮的发电所而发挥作用。后通的卫气从肾中产生, 沿后背上升, 在后膈( 大体相当于膈腧、肝腧处) 受肺的宣散而外出, 上行者一部分通过后颈部到头过额抵鼻, 一部分通过肩部经上肢外侧抵手背; 下行者通过背腰经下肢外侧和后侧抵足背。前通的卫气从胃中产生, 经心下贯膈到胸、肺, 受肺的宣散通过胸出前膈( 季肋部) , 上行者经过胸的皮部抵面部的颚
与颊, 途中一部分从肩经上肢内侧抵掌心; 下行者通过腹部、下肢内侧抵足心。鉴于以上的认识, 再来考虑手足冷热的异常就
容易理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