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7467|回复: 75

[原创] 《黄帝内经》有没有总纲性的序言?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7-21 16: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帝内经》流传的时间算是够长了,在医学领域的地位算是够尊贵了,研究的人数算是够多了,研究注解的著作也真不少了,到了我们这一辈人算是很迟了,可是让我觉得奇怪的是,《黄帝内经》这部划时代的经典著作竟然没有一个独立的序言,关于这一点,也没见历史上有人提过,(或许是我孤陋寡闻没有见到)显然很不符合常理。经过数年的自学思考,发现不论这个情况是因为什么缘故产生的,事实上《黄帝内经》这部医学史上的最高峰之作(其高峰的地位再过几百几千年也很难撼动,历史会给出自己的答案)是有其自己的序言性的文章的,那就是《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下面将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来重新认识这个伟大的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19: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总纲性的序言,交代的是著作的思想体系或者是内容框架。这个篇章就是侧重前者--思想体系,所以显得特别的重要。历代以来一直到现在,我们上线一搜就会有很多讨论解读这个篇章的资料视频等,但是 ,非常可惜 根本没有人真正触及这个核心。所以,这个讨论我们暂时不引用那些诸山大师的解读讲解的内容,而是直接从思想上去与古圣们的思想对接,这个也是理证的方法。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19: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很多学者,解读古籍的时候 ,最喜欢走的一条路子是文字证实物证这样的,但是我们知道,经过的年代越久,文字是很容易出现错漏丢失,实物也不一定都能找到,即便找到了你也不一定认识哪是有关系的哪是没有关系的。而思想却不会因为某些文字的丢失而变化。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问题是,理证的路子要求很高,你要能明白古圣们的心思或者说他们的思想体系和思维模式。正因为这个更难,所以,历代以来真正理证切入的著作少的可怜。我们的解读,一直以来都是紧紧的围绕这个路线来进行,当然水平有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绝不会因为难走而变线,因为没有其他方法和路线能比这个方法更能走进古圣们的生命里。
发表于 2012-7-21 19: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序言 是作者思想 思维能量的直接反映 呵呵 所以到书店挑书很简单 前提是我们需要有一个参照的标准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19: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解读内经的人 ,历代以来大都是医门中人,所以都是从纯医学的角度去解读去切入。而且大多的人都是直接就扑进原文的文字解读去了,看上去解读的很漂亮,其实他们几乎没有人发现这个篇章隐藏的无字处的精华和核心。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为什么一部医学的经典,不是从介绍人体结构开始的?更奇怪的是,为什么选择了问答式的模式来进行?这个总纲性的篇章里提出的是什么样的问题?要表达和揭示的是什么样的思想呢?我们可以围绕这些问题来走进这个篇章的原文思想中。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19: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实在没有足够的时间能好好的写出鸿篇大论,只能是见缝插针的以这样的片段但是是思路连贯的模式来进行讨论了。
发表于 2012-7-21 19:3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今中外 大家都在找标准 各行各业都有标准 自然科学有其各学科的标准 哲学领域有其标准 有识之士如爱因斯坦等 会想去找出大一统的标准 而我们的古圣 早已玩的很熟练了 还从大一统的宇宙原理 衍生出各个领域的经典之作 有农业 有军事 有天文 有医学 有人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1 21: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的时候 对上古天真论篇视而不见 出来临床后 对此篇见而不识 自然也就不能跟古圣尿到一个壶里 跟大智慧失之交臂 希望趁此机会 与古圣和大家在上古天真网逍遥一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22:4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结合上面的思想,回到原文来看看 这个篇章讲了些什么内容?怎么讲?
这个篇章讲了四个部分的内容 ,首先,提出了黄帝这个人物。关于这段文字,郭霭春先生考证的结论是 :从昔在以下24个字不是内经原文,怀疑是王冰增入的文字,所以郭先生干脆就连解读都省了,可见学者的奇怪心里是多麽奇怪,多少有点自负吧。事实上这段文字我们要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的话或许会有很亲切的感觉。我们从整部内经的问答式的结构来看,显然这个学问是一门高度成熟而系统的理论体系,并不是当时普及的流传性的学问和技术,而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一些宝贝。即便是尊贵如黄帝的级别,也是茫然无知,大家知道,那个时代君王并不是私有制以后的国家君王制度,君王在那个时代只是一个总负责人而已,这个原则和内经另外一个篇章《灵兰秘典论》的12官体制设计思想是完全一致的。作为一个总负责人,本来就是非常能干的全能型的人才,即便是如此,黄帝还是知之甚少。不过黄帝有一个条件,那个时代的生活背景需要,走的是政教合一的路线,君王既是治理国家的总负责人又是最大的科学家,必需掌握当时的最尖端的科学技术,作为农业国家,当然是知天文识地理明人事了。而传授这些学问知识的人称为天师。这里为什么先提出一个天师的概念,之后再引出岐伯这个名号呢,为什么不直接就是黄帝问岐伯这样的表达式呢?显然,天师这个概念,告诉我们,在国家的政治层面之外,还有一些更加伟大的群体,这些人研究的范畴掌握的技术都是非常不得了的,在内经后面的篇章里,我们还会不断的发现这个特点。显然内经的理论体系是有根有基有严格的传承路线的,作为君王,才有资格得到这个群体的传授。而岐伯只是这个群体中的一个代表。这些都是谈到一门学问的源流问题,所以,并不是可以有可以无的东西 ,否则就让人感觉到孙悟空从石头缝里蹦出来了,不知来龙去脉了。再者说,如果我们没搞清楚内经这个理论技术系列的出处,又怎么会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性质的东西呢?我们现代人也一样,弄一套仪器来,就生怕人家不知道这个是德国进口的目前世界最先进的机器,来一个主任,就忙着介绍这个是毕业于美国哪个三流学校的海龟,生怕人家嫌收费贵。。同样的道理,内经的编著者必须给后人一个交代 那就是学术体系的源头。另外,这24个字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假如说,这个传承下来的黄帝是一个短命鬼或者是自己就是病怏怏死去的,那对他所传承所介绍给大众的这门学问多少也就打折不少了。24个字中 介绍黄帝的文字里,出现了 生 弱 幼 长 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这个在我看来非常宝贵,不象如今的再大的医生,几乎都是病不可治而去,中医的大师要死于西医手中,西医的大师也同样如此。显然 黄帝这个代言人,是非常有榜样作用的,这个跟后面讨论的原则就非常吻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22:5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下来,出现了第一个问答,也是本篇的第二部分的内容。非常奇怪的是,这个问题问的并不是病和治疗的问题 ,而是拿出现代人与上古之人生命状态的对比。这个问题也是黄帝听说的,从问的语气来看,黄帝显然是百思不得其解的。更有趣的是岐伯给出的答案。这个答案里 岐伯给出了 道德的问题。总体的原则就是 知道和德全。知道和德全非常好,合起来就是明白了道(知道)还能去真正的行出来(德全)。我们现在的老百姓遇到啥事总是问 你知道吗?你知道不知道?显然这个知道可不简单。小孩子犯了错误,那些杀人越货的强盗,那些贪官污吏,问题出来的时候 没有人说不知道这个是不该干的,但是为什么又干了呢?按照内经的这个标准就是德不全。为什么那么多的大师学医又死于医呢,显然也是这个问题。当然时代的不同,给人附加的外在的压力挣扎是一个原因。不过,在这个回答里,岐伯肯定不会同意这样的推诿之词的,就像监狱里的那些罪犯没有人不说自己是冤枉的或者是情有可原的一样,岐伯的回答,推翻了这个自辨的理由。岐伯在这里提出了一对概念 叫 形与神俱。并提出了一个 内外关系。我读到这段话的时候 内心非常震撼!自以为是的现代人到今天真正明白这个道理的人还是少之又少,包括专业的从医者也是如此。而在内经时代,应该说上古时代的人们就已经懂得了这个伟大的思想。形神,内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手机版|上古天真网

GMT+8, 2024-12-31 00:40 , Processed in 0.05118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