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210|回复: 9

[转帖] 医道指归——梦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3 20: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醫道宗源

前不久,曾有一位中医教授问我:“你能说说,现在中医的医理与《内经》医理的区别吗?”
于是,这个话题,我们第一天聊到凌晨2点多,一连几日。太累了,就和大家聊聊梦话吧。

***************************************
目    錄

第一章、清心
第二章、为道日损。为学日进
第三章、医道、医技        
第四章、脱节的中医理论
第一节、中医发展的两个阶段
第二节、一字之失,差之千里
第三节、“气”是什么?        
第四节、“气”是什么(二)?        
第五节、“风”是什么?        
第六节、风为百病之长、风为百病之始        
第七节、风寒与肺癌、肝癌        
第八节、一错八百年        
第九节、医道宗源        
第十节、医理脱节,药理脱节        
第十一节、小结历代中医理论包含的范畴        
第五章、找回失落的医道        
第六章、学习中医,应该“得意忘形”        
第七章、功夫  功夫  功夫        
第八章、我眼中的《内经》        
第九章、中医的基础,是《内经》;        
中医的“高精尖”,还是《内经》        
第十章、内证《内经》        
第十一章、《黄帝内经》有“核心”吗?        
第十二章、肝气、肺气、卫气        
第十三章、胆、胆气        
第十四章、经络之气        
第十五章、论方        
第十六章、医者如帅        
附录        
论“道”和“气”的关系        
太上老君《内观经》        

******************************
中医,脱胎于道家。学习中医,最好多研究、修习道家的东西印证才好。

这里先附录一篇:太上老君《内观经》。
这是道家的一部典籍,和《黄帝内经》内容有相通之处。
功夫到的,可以对照《内经》的相关内容看看,或当有所得。


太上老君《内观经》

老君曰:
天地媾精,阴阳布化,万物以生。
承其宿业,分灵道一。
父母和合,人受其生。
始,一月为胞,精血凝也。
二月成胎,形兆胚也。
三月阳神为三魂,动而生也。
四月阴灵为七魄,静镇形也。
五月,五行分藏以安神也。
六月,六律定腑用滋灵也。
七月,七精开窍,通光明也。
八月,八景神具,降真灵也。
九月,宫室罗布,以定精也。
十月气足,万象成也。
元和哺食,时不停也。
太一帝君在头,曰泥丸君,总众神也。
照生识神,人之魂也。
司命处心,纳生元也。
无英居左,制三魂也。
白元居右,拘七魄也。
桃孩住脐,保精根也。
照诸百节,生百神也。所以周身,神不空也。
元气入鼻,灌泥丸也。所以神明,形固安也。
运动住止,关其心也。所以谓生,有由然也。
予内观之,历历分也。
心者,禁也,一身之主。心能禁制,使形神不邪也。心则神也,变化不测,故无定形。所以五藏藏五神,魂在肝,魄在肺,精在肾,志在脾,神在心,所以字殊,随处名也。
心者,火也,南方太阳之精,主火。上为荧惑,下应心也。色赤,三叶如莲花,神明依泊,从所名也。
其神也,非青非黄,非大非小,非短非长,非曲非直,非柔非刚,非厚非薄,非圆非方。变化莫测,混合阴阳。大包天地,细入毫芒。制之则正,放之则狂。清净则生,浊躁则亡。明照八表,暗迷一方。但能虚寂,生道自常。永保无为,其身则昌也。以其无形,莫之能名,祸福吉凶,悉由之矣。
所以,圣人立君臣,明赏罚。置官僚,制法度,正以教人。人以难伏,唯在于心;心若清净,则万祸不生。
所以,流浪生死,沈沦恶道,皆由心也。妄想憎爱,取舍去来,染着聚结,渐自缠绕,转转系缚,不能解脱,便至灭亡。由如牛马,引重趋泥,转增陷没,不能自出,遂至于死。人亦如是。
始生之时,神元清静,湛然无杂。既受纳有,形染六情,眼则贪色,耳则殢声,口则耽味,鼻则受馨,意随健羡,身欲肥轻,从此流浪,莫能自悟。圣人慈念,设法教化,使内观己身,澄其心也。

老君曰:谛观此身,从虚无中来。因缘运会,积精聚气,乘业降神,和合受生,法天像地,含阴吐阳,分错五行,以应四时。眼为日月,发为星辰,眉为华盖,头为昆仑,布列宫阙,安置精神。万物之中,人最为灵。性命合道,人当爱之。内观其身,惟人尊焉。而不自贵,妄染诸尘,不净臭秽,浊乱形神。熟观物我,何疏何亲。守道长生,为善保真。世愚役役,徒自苦辛也。
老君曰:
从道受分,谓之命;
自一禀形,谓之性。
所以任物,谓之心。
心有所忆,谓之意。
意之所出,谓之志。
事无不知,谓之智。
智周万物,谓之慧。
动而营身,谓之魂。
静而镇形,谓之魄。
流行骨肉,谓之血。
保神养气,谓之精。
气清而驶,谓之荣。
气浊而迟,谓之卫。
总括百神,谓之身。
万象备见,谓之形。
块然有阂,谓之质。
状貌可则谓之体,
大小有分谓之躯。
众思不测,谓之神。
邈然应化,谓之灵。
气来入身,谓之生。
神去于身,谓之死。
所以通生,谓之道。
道者,有而无形,无而有情,变化不测,通神群生。
在人之身,则为神明,所谓心也。
所以,教人修道,则修心也。
教人修心,则修道也。
道不可见,因生而明之。         
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
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羽化神仙。
人不能长保者,以其不能内观于心故也。内观不遗,生道长存。

老君曰:人所以流浪恶道,沈沦滓秽,缘六情起妄,而生六识,六识分别,系缚憎爱,去来取舍,染着烦恼,与道长隔。所以内观六识,因起六欲。
欲从何起?
欲自识起。
识从何起?
识自欲起。
妄想颠倒,而生有识。亦曰自然,又名无为。本来虚静,元无有识。有识分别,起诸邪见。邪见既兴,尽是烦恼。展转系缚,流浪生死,永失于道矣。

老君曰:道无生死,而形有生死。所以言生死者,属形不属道也。形所以生者,由得其道也。形所以死者,由失其道也。人能存生守道,则长存不亡也。
又曰:人能常清静其心,则道自来居。道自来居,则神明存身。神明存身,则生不亡也。人常欲生,而不能虚。心人常恶死,而不能保神。
亦犹欲贵,而不用道;
欲富,而不求宝;
欲速,而足不行;
欲肥,而食不饱也。

老君曰:道以心得,心以道明。心明则道降,道降则心通。
神明之在身,犹火之因卮也。明从火起,火自炷发。炷因油润,油藉卮停。四者若废,明何生焉?
亦如明缘神照,神托心存。水由形有,形以道全。一物不足,明何依焉?
所以,谓之神明者,眼见耳闻,意知心觉,分别物理,细微悉知,由神以明,故曰神明也。

老君曰:所以言虚心者,遣其实也;
无心者,除其有也;
定心者,令不动也;
安心者,使不危也;
静心者,令不乱也;
正心者,使不邪也;
清心者,使不浊也;
净心者,使不秽也。
此皆以有,令使除也。
四见者,心直者,不反复也。
心平者,无高低也。
心明者,无暗昧也。
心通者,无窒碍也。
此皆本自照者也。
粗言数语,余可思也。

老君曰:知道易,信道难。
信道易,行道难。
行道易,得道难。
得道易,守道难。
守而不失,乃常存也。

老君曰:道也者,不可言传口授而得之。
常虚心静神,道自来居。
愚者不知,劳其形,苦其心,役其志,躁其神,而道愈远,而神愈悲。
背道求道,当慎择焉。

老君曰:道贵长存,保神固根。精气不散,纯白不分。形神合道,飞升昆仑。先天以生,后天以存。出入无间,不由其门。吹阴呴阳,制魄拘魂。亿岁眷属,千载子孙。黄尘四起,骑羊真人。金堂玉室,送故迎新。

老君曰:内观之道,静神定心。
乱想不起,邪妄不侵。
固身及物,闭目思寻。
表里虚寂,神道微深。
外藏万境,内察一心。
了然明静,静乱俱息。
念念相系,深根宁极。
湛然常住,杳冥难测。
忧患永消,是非莫识。

老君曰:吾非圣人,学而得之。故,我求道,无不受持;千经万术,惟在心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20: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清心

一天,小道士向老道士问道。
老道士说:“去吧,斋戒闭关,七日再来。”

小道士斋戒七日,出关。满脸兴奋地前来问道。
老道士看看他,摇摇头。说:“再去斋戒,闭关七日。”

小道士摸摸头,失望而去。继续斋戒、闭关。
七日后,小道士出关,迟迟疑疑地找到老道士问道。

老道士看看小道士的样子,叹了口气。默默地提起桌上的茶壶,向茶杯中倒水。

水倒满了杯子,然后溢出来,流到桌子上。
老道士依然在倒水,没有停下。

水,从桌上流到地上。
小道士终于忍不住了,说:“师傅师傅,水倒满了,都漫出来啦。”
老道士睁开眼,笑笑,道:“你只看到杯子装满了水,就装不下任何东西了。可是你的心呢?塞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又怎能装得下‘道’呢?让你斋戒,便是让你清心啊。把多余的去掉,才能容得下你想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20: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为道日损。为学日进

老子说:为道日损。为学日进。
说的是,修道,就要慢慢减少自己的所知、所欲。而治学,则要慢慢累积自己的知识。
这本来是老子讲“修道”与“治学”正相反,“修道”是要少私寡欲、见素抱朴的。所以老子还说“要‘虚其心,实其腹’”。

我们修习“医道”,和老子修“道”不完全相同,这两者,又有联系,有相通之处。所以,我们都要顾及的。

不虚心、不足以证道。
不学习、不足以广知。

第三章、医道、医技

什么是“医道”?
说实话,我说不清。
老子论道,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其实,医道也是这样的,确实说不清楚。至少,我说不清楚。
这本来就是一个可以心知,却难以用言语表达的东西。只有当“医技”的学习和掌握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心中就能隐隐看到“医道”的影子。知者自知。不知者,不必勉强的。


什么是“医技”?
医技,是用来诊病、治病的医学手段。其包含极广、门类众多。

医技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累积的“积沙成塔”的过程。通过一点一滴的累及,来达到医学技能的一个高度。

和医道学习的不同,对“医技”的学习,上手是很快的。尤其是在名师的指点下,初起的进步是十分明显的。但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当到达一定高度后,想要再突破,就很难了。

而学习“医道”,则完全是一个相反的过程。初起学习,一年两年往往看不到多少起色。但当实力到达一定高度后,每一次理论研究的突破,都会带来自身医技的一个层面上的整体提升。而且,在后期研究和突破中,一定程度上,其突破和提升,也是越来越容易的。

所以,
“医技”的学习,是一个先易后难的修习模式。
“医道”的学习,是一个先难后易的修习模式。

我们目前主流的学习方式,都是以“医技”为主的。
由于种种制约,极少有学者能有能力达到问“道”的高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到底那些因素制约了当前中医的进展呢?
请看下篇——脱节的中医理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20:50:0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脱节的中医理论

第一节、中医发展的两个阶段

中医,在其数千年的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上古医道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上经》《下经》《阴阳》《真意》等上古医经流传,是“医道”繁盛的时期,一直延续到扁鹊、仓公时代。
那是一个大医辈出的时期。
那是一个医道通天的时期。
如今能看到的《难经》《甲乙经》《太素》《素问》《灵枢》等,都只是那些上古医经残缺的遗存了。尽管是残存的,但其中所内涵的医道,也不是今人能够望其项背的。

第三个阶段,是明清以来至今。这是一个医技横行的时代。医家基本走的是“医技”的路子。虽然也尽量的依据《内经》为理论基础,但是穷其一生也是难以望“道”的。

因为,从明代开始,大量“儒医”的涌入,并且把持了医政、主导了医学的理论诠释,用儒家思想理论去阐释脱胎于道家的中医理论,直接导致中医的理论论体系严重走偏。

当是,儒医繁盛的程度,是令人咋舌的。如今很多相关的谚语都很说明问题。
例如:
儒改医,一早气。(“一早气”,是一种方言。即“一个早上时间”的意思。)
儒改医,笼中捉鸡。(言其简单到手到擒来的地步了。)

这样,在明代时“儒医”繁盛、并占据到管理体系的时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大量的儒医,用儒家思想,去体会、理解、注释本属于道家的医学经典。并且成为医学界的学术主流,成为官方医学的规范。

在传承上,清代又完全继承了明代的医学思想,然后到民国、近代、当代,都是沿着这个路子“偏”下来的。
这种畸形的传承,必然造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结果。——曲解。对经典理论的曲解。

很多道家的理论,是儒家思想无法理解的。勉强去解说,只能似是而非,自欺欺人。

第二节、一字之失,差之千里

不过,凭心而论,这些儒医其实也没有“偏离”中医的“核心理论”多少。
两者相差的,其实也就只有一个字——“气”。

“气”,是中医的基础。是中医的“核心概念”。
这个字理解错了,那就必然会导致在整个医学理论架构上认识的错误。也直接导致了今天中医的发展“向前找不到出路,回头找不到家”的局面。

这一个字的错解,还直接导致了儒医们对另外一个字的错解。
这个字就是——“风”。

而“风”字的错解,又直接导致明清至今,整个中医辨证、治疗的理论残损大半。直接导致这个阶段的中医理论体系,与第一个阶段以《内经》为参照的理论体系彻底脱节了。

那么,“气”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呢?请看下节。

第三节、“气”是什么?


开篇再强调一下,道家所说的“气”,不是儒家理学所说的“气”,不要再混淆了。道家的理论,就要用道家的理论去理解、去阐释,不要自以为是地张冠李戴。

气,在《内经》中论述的十分广泛,并且把她细化成各种不同的“气”,如:宗气、营气、卫气、胃气、五脏气、六腑气、经络之气、精气、神气等等等等。

那么,“气”,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
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非常庞杂。下面尽量说说,能说多少是多少吧。
(由于篇幅的限制,大家最好同时参看附录中《论“道”与“气”的关系》一文,这样相对更容易理解一些,深入一些。)

先简单来说,“气”,是一种基本物质。

有多“基本”呢?
“气”是组成万物的基本成分。
“气”是组成天地的基本成分。

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由“气”组成的。
这里要着重指出来的是:
——组成天地的“气”, 和组成万物的“气”,并不是相同的物质。但是它们却又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1、两者是“母子关系”。

即:组成万物的“气”,又是由组成天地之“气”所组成的。
一般来说,组成天地的“气”,要单纯一些。但是,组成“天”和组成“地”的“气”,也是不同的。
组成天的是“清阳之气”。清阳之气的特点,一是“清”,一是“轻”。
组成地的是“浊阴之气”。浊阴之气的特点,一是“浊”,二是“重”。
注意啊,
“清阳之气”,并不是“纯阳之气”;
“浊阴之气”,也不是“纯阴之气”。

天地间,没有纯粹的“纯阳”的物质,也没有“纯阴”的物质。一旦物质生成,便随之也具备了阴阳的两重属性。
所谓的“清阳之气”中,有没有“阴气”?有的。不过比重很小罢了。
所谓的“浊阴之气”中,有没有“阳气”?也是有的。不过是比重很小罢了。

正是因为如此,才形成了“天地”两种比较特殊的物质。——天是阳气的大本营,地是阴气的大本营。
天气中又由于阴气的降,地气中由于阳气的升,天地之阴阳二气,又有一些重新融汇组合成新的生成万物的基础的“气”。

这种组成万物的“气”,也是“阴气”和“阳气”融合的一种融合体。万物之所以有不同形态、属性,是因为组成每个不同个体的“阴阳”二气排列方式、清浊程度不同而已。

所以,通俗地说,组成天地的“气”,和组成万物的“气”,这两者之间,是“母子”关系。虽然大家还都叫做“气”,但此“气”非彼“气”,可别混淆了。

**************************************

2、两者是“兄弟关系”。


前一种“母子关系”还好理解,这个“兄弟关系” 这又怎么说呢?原来,先天真一之气(即“先天真气”)在“一生二”的过程中,直接生成的是纯和的阴气和阳气。这两种阴阳之气,一方面相互有融合的趋势,一方面又有排斥的趋势。这就是“二生三”的模式了。

在既融合又排斥的过程中,
一支清轻之气升而为天,
一支重浊之气凝而为地,
一支阴阳融合之气重返了“先天一气”,
一支阴阳融合之气则因为不同的排列组合形式,开始生成万物了。

从这里开始生成的,组成天地之“气”,和组成万物之“气”又是“兄弟关系”,是并列的。

呵呵,绕昏了没?我是尽量去阐述清楚了,不知道能不能听明白。

第四节、“气”是什么(二)?

上文啰嗦了这么多,才讨论了“天地之气”与“万物生成之气”两个概念。
下面来谈谈人体之“气”的生化来源。

人,生在天地间,当然属于“万物”了。
是万物,当然也是由“阴阳”二气所组成的。这也是不是就是佛家常说的“人我众生本无分别”呢?拆分到极限,我和顽石、草、木,似乎还真没什么分别的。
不过就是,人得五行之气全,而草木金石各得五行之气偏。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我们就可以借草木金石之“偏气”来调节我们自身的气机了。——这,便是用“药”了。

人立天地之间,自然与天地之气相通。
所以,道家修行方法中,有证“天人合一”的法门。这个就不多说了。

《内经》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可见天地之气,还是与人气相通的。
《内经》说“阳出上窍,阴出下窍。”也有人作“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我是不赞成的。“阳出上窍”,这是人气通天啊。“阴出下窍”这是阴气通地啊。搞什么“清阳出上窍”?我们知道,任何物质都有阴阳的两重属性的。阳气作为一种物质,自然也不当例外,也有“阴阳清浊”,也就是所谓的“阳中之阳”“阳中之阴”啊。“阳中之阳”固然清轻,那自然是“清阳出上窍”么;那么,敢问“阳中之阴”,即“阳中浊者之气”又将何往?
所以,文中“清”“浊”二字,必是后有好事者加入的。做学问不是“作文”,修辞最好少加。就用“阳出上窍,阴出下窍”,言简意赅,后人理解也会少生枝节。
哦,扯远了。这里要讨论的是“气”的来源和生成的。

《内经》说: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这便是人体内“气”的生化来源了。这是一个非常复杂而迅速的过程,大家能理解多少就理解多少吧。


第五节、“风”是什么?

“风”是什么?
所谓的“风”,是指天地之间,四正四隅应四时所生之“气”的流动。
这个“风”,很容易和自然界的“风”混淆。要注意区分。

自然界的“风”,仅仅是空气流动而已。例如蒲扇轻摇,空气也就流动生成了“风”。 显然这个“风”,不是作为“六淫之首”的那个坏蛋头子的“风”。

但是,这种“风”,又是可以混杂在自然界流动的“风”中。
形象的去理解吧,这种叫做“风”的东西,是一种生成于“气”的非常精微的物质,并且可以随着“自然风”的流动而流动。另外,由于这种“风”的生成和壮大,也可以引发空气的流动而形成“自然风”。
用“色素和水流”来类比吧。色素可以浸染水流,并和水流一同流动。但色素,不是水流。

第六节、风为百病之长、风为百病之始

《内经》常说“风为百病之长”。就是说这种“风邪”致病的能力,比其他的外邪都强很多。
风,之所以能为“百病之长”,除了其自身极具有致病能力以外,风的另一个特性,就是能够合并“六淫”中的其他诸邪气而协同发病。如并寒则为“风寒”,并湿则为“风湿”,病燥则为“风燥”,并火则为“风火”等。
《内经》也说“风为百病之始”。就是说这种“风邪”是很多疾病的始作俑者。
这两句,看似差不多,其实是有区别的。一个说“风邪”的治病能力;一个说的是“风邪”发病的次第。

《内经》中不惜笔墨的大篇幅的讨论的“风邪”。如:“百疾之始期也,必生于风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复还,或留止,或为风肿汗出,或为消瘅,或为寒热,或为留痹,或为积聚。奇邪淫溢,不可胜数。”
“风雨之伤人也,先害(一作“客”)于肤毛(一作“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入客(一作“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入客于经脉(一作“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名曰实。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案之,案之则痛。”

“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
外感凬雨,其淫而伤上。(一作“风雨则伤上”)
外感寒湿,其淫而清下。(一作“清湿则伤下”)
外感暑火,其燥在中而内引者,伤乎上下。

时本虚而伤,
变本气而病。
客者袭虚,
伤者动蚀。
邪不能病其实,入之未可也。
病不能客其周,间之未可也。
见乎?
情不能易其气者,大化圜同也。
时不可移其光者,天合衡也。

是以,
两虚相得,乃客其形。
两实相逢,其中欎虚。

气有定舍,因处为名。
上下中外,其分三部。(一作“分为三员”)
气有三分,其部不同。(一作“何以故? 三部之气各不同”)
或起于阴,或起于阳。

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一作“病淫注下”);
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一作“病发冒上”);
是谓三部(一作“此三部之亢卑也”)。至于其淫泆,不可胜数。

是故,
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一作“虚邪之中于皮肤”),
皮肤缓则腠理开,
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
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
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其痛之时息,大经乃代。
留而不去,传舍于经,在经之时,洒淅喜惊。
留而不去,传舍于输,在输之时,六经不通,四肢(惰滞),则肢节痛(一作“歴节隐痛。阳不申”),腰脊乃强。
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在伏冲之时,体重身痛。(一作“传舍任督冲脉,肢体沉重,烦冤身痛。”)
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在肠胃之时,贲响腹胀,多寒则肠鸣飧泄,食(运)不化,多热则溏出麋(一作“溏滞麋留”)。
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着于脉。(一作“傅舍募原核膜,澑着于脉,息而成疾,稽留之故也。”)

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
或着孙脉,(着于微脉,着于会谷,着于澑溪)或着络脉(一作“大络”),或着经脉,或着输脉(前“或着”一作“着于”),或着于伏冲之脉,(或着关冲之脉。或着奇经八脉),或着于膂筋(之部),或着于肠胃之膜原,(注于育膜六墟),上连于缓(一作“脑”)筋。邪气淫泆,不可胜论(一作“不可言尽焉。”)。
(一作“夫病之在人也,不可一矣。)

其着孙络之脉而成“积”者,其积往来上下,臂手孙络之居也,浮而缓,不能句积而止之,故往来移行肠胃之间,水凑渗注灌,濯濯有音,有寒则满雷引,故时切痛。
其着于阳明之经,则挟脐而居,饱食则益大,饥则益小。
其着于缓筋也,似阳明之积,饱食则痛,饥则安。
其着于肠胃之募原也,痛而外连于缓筋,饱食则安,饥则痛。
其着于伏冲之脉者,揣之应手而动,发手则热气下于两股,如汤沃之状。
其着于臂筋在肠后者,饥则积见,饱则积不见,按之不得。
其着于输之脉者,闭塞不通,津液不下,孔窍干壅。
此邪气之从外入内,从上下也。”

“是故,百病之始生,必先起于皮毛。
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克(一作“客”)于络脉。
留而不去,传入于经。
留而不去,传入于腑,廪于肠胃。

邪之始入于皮毛,淅然起毫毛、开腠理。
其入于络也,则络脉盛,色变。
其入客于经也,则感虚乃陷下,
其留于筋骨之间,寒多、则筋挛骨痛;
热多、则筋弛骨消。肉烁破,毛直而败。
是故,百病之始生,必先起于皮毛。
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克(一作“客”)于络脉。
留而不去,传入于经。
留而不去,传入于腑,廪于肠胃。

邪之始入于皮毛,淅然起毫毛、开腠理。
其入于络也,则络脉盛,色变。
其入客于经也,则感虚乃陷下,
其留于筋骨之间,寒多、则筋挛骨痛;
热多、则筋弛骨消。肉烁破,毛直而败。”

这些内容很重要,从其中,我们可以搜集到“风邪”的致病规律和入客顺序。
如果能真正掌握这些理论,就会明白《内经》何以称“风为百病之长”和“风为百病之始”了。

第七节、风寒与肺癌、肝癌

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这里就挑两个当前中医行业都普遍头疼的、又是最常见的两个癌症来加以论述。

相比而言,肺癌的病因还是比较单一的,就是“外风”与“外寒”所并形成的风寒之气入客而已。
风寒之气束缚皮毛、腠理、经络、乃至入客肺脏,导致肺脏的气机严重失调,肺气的“宣发”基本被完全闭阻,肺脏的生理功能受到严重影响。这便是所谓的“肺癌”了。
其脉象往往都是“脉阴阳俱紧”或“浮紧”。这一点和肝癌倒是很相似的。
注意啊,这里的“脉阴阳俱紧”或“浮紧”,是指两手脉三部如一,都表现的是“浮紧”的样子,而真正的寸关尺三部所对应的脉象却都被掩埋在这层“紧”象的下边。紧脉不去,三部脉是查不到的,就像被大雪掩埋了一样。
治疗上(包括肺癌痛的治疗),可以用宣发腠理,重新打开肺气气机即可。用药得宜,基本可以在1~2天内明显减轻“肺癌痛”的。

肝癌,相对复杂一些,是风寒之气引发的太阴、厥阴的并病。个人认为,《伤寒论》中的“胁下痞”其实就是讲的所谓的“肝癌”。
在腠理闭塞肺气宣发失司的情况下,肺气被壅滞起来。同时肝气的升腾由于缺乏肺气的肃降和宣发,加上肝脏、肝经自身的受邪,导致肝气的郁滞闭塞。肝气郁滞闭塞以后,常常横逆犯脾,导致脾气壅塞,脾气的壅滞导致脾脏自身生理功能减弱、乃至低下,当脾脏不能正常代谢水液的时候,便会出现所谓的“肝腹水”。当脾气急速衰退时,就会导致气虚不能摄血而见“内出血”。这时,就是西医所谓的“危证”了。

其实,这时中医还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我在治疗“肝癌并腹水并内出血”时,最常采用的办法就是:
第一步、开腠理,宣发肺气。同时疏泄肝气,调补并提升脾气。
一般用药一天到一天半,病人右胁下胀满感觉减退,有癌痛的也会随之痛减,(这个可以通过使用吗啡等止痛药的维持时间来对比的。)
一般在用药4~5天,寸口阴阳两部“俱紧”的脉象会逐步消失,寒脉退后,三部所对应的各脏腑的脉象才能现实的出来。这时,病人一般会饮食恢复(至少也可大致恢复),精神恢复,内出血基本停止,大便颜色从黑色恢复到黄色。

第二步,当两手阴阳脉俱紧消除后,肺脏气机就已经基本得到恢复,这时则重点协调肝脏和脾脏之间的关系。同时考虑消痞散结。
注意,针对此时常见的左关弦,要参考肝脏气机的具体情况来采取不同的用药方式,最好不要过于疏散,可以适当的去养肝、柔肝。因为若肝气疏泄过后,在随后要使用破气散结的时候可能会直接导致肝气不足。

第三步,则是后期调养了。这个就不必多说了。
总之,面对所谓的“肝癌”的时候,常常要考虑肝、肺、脾三个脏的气机。如果你在诊断上能把病人脏腑的气机变化明了于心;在治疗上能娴熟的驾驭仲景的伤寒诸方,那么,治疗起肝癌也并不算太困难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20: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节、一错八百年

由于对“气”和“风”的认识出现了谬误,导致明代医学理论对病因中的“外因”开始存疑、并逐渐抛弃了“外风能导致百病”的理论观点,并把一部分“外风”结合到所谓的“内风”致病当中。

这样,最根本的“外因”看不到了,只是把这些“外因”所导致的一些结果错当成了“病因”,来加以分析研究,然后在这个错误的立论上,再去“辨证论治”,这种诊疗方式,就象拦在黄河中游治沙一样。通其量也只能是尽力延缓罢了。

这些理论的架构,由于儒医的曲解、误解,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经扭曲、割舍的差不多了。咱们现在的学习领域,却是和明清的学术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所以,明清就已经缺失、扭曲的理论架构,咱们除了照搬、套用以外,基本不可能在回到正确的理论框架中去了。只能在一条歧途中越走越远。

就像一个人行走在一个陌生的原野中,手中可参照的地图不仅残缺,而且还误差极大。这样情况下的探索,则必然会造成——不仅向前找不到目的地,向后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迷失自我,就是一种必然。
然而,不幸的是,这里迷失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我们的整个中医行业。

就像上面所例举的肝癌、肺癌两例,明清以后到今天,治疗的路子基本都考虑不到“腠理的开泄和肺气的宣发”。只知道死抱着肝脏、肺脏拼命用药抗邪、抗癌。殊不知,外邪不去,你再怎么拼命的抗癌攻邪,即使用药有效,病邪也不过是随去随生。一直抗到正气衰惫、形体难支,则大去亦是不远矣。
就像手谈对弈,你连开局、中盘都不会,走上来就只会收官,你还想赢棋?

这些癌症之所以“一检查出来就是中晚期”,就是因为有强大的外邪在。在强大的外邪邪势的入侵下,脏腑气机很快受邪、受困、乃至垂危、衰败。从发病到危殆,时间很短。
现代中医在治疗上不会注重外邪、邪势,也是受到明清脱节的理论制约所导致的。所以,现在的中医在这些急性恶病的治疗上,效果必然会差强人意的。

这些年代的中医诊断中,“病因”往往都是流行什么“脾肾阳虚”“肝肾阴虚”之类的东西了。这些东西,往前看,也还是别人导致出来的结果啊。缺了本源的病因,也就只能“以果为因”了。

正是由于少了“六淫”中最灵动、最有致病能力的“风”的研究,所以,很多疾病必然就不可能找到真正从源头。
不能从真正源头上治理,必然就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了。

缺失了“外风”这个最基本、最重要的“病因”,中医的“辨证论治”就像一头缺了腿的马,再也难以负重、难以远行了。
而这个缺失,早在80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残损的中医理论,就这样晃悠到今天。
而今天的中医人,也被圈在这个残损的理论圈圈中。
向前找不到目标。
向后找不到回家的路。

所以,找回医道正统,才能正确使用中医理论来诊疗。那么这些所谓的“恶症”,也并不是那么恐怖的,是完全可以去驾驭、去驯服的。

但是,看我们今天,“风邪”其实已经堕落成感冒的小病微邪的病因了。除了所谓的“外中风”的一个“口眼歪斜”面瘫外,其他疾病基本都不考虑这个“风”的。还有几个人在重视?还有几个人在研究?

失去了正确的理论架构,中医学,从明清以来,就已经似是而非。中医,必然也就形存实亡了。
如此,必然会导致很多病不能治,很多病治不好。
中医,也就只能躺在祖宗的余荫下,调养一些小病以苟延残喘。扯扯“养生”以自娱。真正遇到“癌症”“肿瘤”之类的“大病”,便心慌手抖裹足不前了。

所以,要想重振中医,就得重新理顺已经缺失几百近千年的中医本来的理论架构;重新厘清医道源流;重新修订中医学的学习和传承模式。

第九节、医道宗源

从上文中,我们看到关于“肝癌”“肺癌”的理法中,使用的就是《内经》中相关的理论;而用药组方,用的是《伤寒》的理论。
为什么选用仲景《伤寒论》的理论呢?

原因很简单,《内经》传承的是上古医道的理论,在治疗上主要是以针道为主,用药基本没有论述。

在《内经》中所谓的“风为百病之长”,就是因为“风”能合并其他诸邪气发病的。而诸邪气中,除了另一个“寒邪”以外,在四时中,时令性的表现都非常强,例如“暑邪”,只有夏季才有;“燥邪”,则是秋季常见。而“风”“寒”二气则是四时皆有,发病最多。

而仲景的《伤寒论》,却是重点论述这个“风”“寒”二气致病的临床指南。与《内经》的学术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更重要的是,《伤寒论》的用药方式,也完全是按照《内经》《阴阳七篇》中论及的“气味”用药的用药理论。完全体现的是上古医道的神髓。
这,才是我们中医的根源。

第十节、医理脱节,药理脱节

中医发展到今日,医理脱节了,药理也脱节了。一路往回追查,这种脱节,早在明代就已经非常明显了。越往下,越是厉害。

在往明清以前,追溯到唐代,虽然《内经》在唐代由王冰等人编纂的。但这个时代的医学水平和医学修为的境界,已经达不到《内经》的高度了。

唐代对后世影响比较大的医书,当然要提一提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这本书中的医学理论和用药理论,依照明清以后的医学理论来看,是很难看的明白的,尤其是那种“寒热错杂”的用药方式,更是明清以后难以理解的。按照明清主流的医学理论来看,《千金方》的用药方式简直就是“错讹百出”“荒诞不经”的。但是,却没几个人敢提出对《千金方》的质疑。
为什么?

人家孙思邈再怎么“错讹百出”“荒诞不经”,人家也是后世公认的“药王”啊,你敢随意否定?人家的医理你都看不懂,你又凭什么去否定?

于是就算了吧,看不懂你的,我就自己搞自己的。
所以,虽然孙思邈被奉为“药王”,但他的学术理论对后世的官方医学理论影响是非常小的。但是,在民间的流传,至今不绝。很多民间的所谓“土郎中”手中很多行之有效的“秘方”,大多出自于此的。

“药王”如此。
“医圣”更是如此。明清以后的官方主流的学术体系,受《伤寒论》的影响也是很小的。通其量不过是当作治疗“小感冒”的方法罢了。再往后,连治疗小感冒的用药,都基本脱离了《伤寒论》的理论框架,伤寒方就更是没几个人再用了。


中医啊中医,“医圣”“药王”没人学,尽搞一些全无大用的东西。

中医后人啊,一方面在“造神”,一方面却忙着“拜鬼”。

明清以后更是各种学术思想层出不穷,一时间纷纷扰扰百家争鸣。当真是“繁花渐欲迷人眼”,传承到今时今日,我们的官方中医理论,初看是绚烂夺目、完美无瑕。细看却是千疮百孔、无根无源。

究其原因,还是“医理脱节”“药理脱节”了。这就必然导致我们的中医理论体系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于是,也就造成了“大病看不了”、“小病没人来”的局面。
中医,沦为了“屠龙术”。

第十一节、小结历代中医理论包含的范畴

从中医理论所包含的范畴来看,
《内经》,延续了上古残存的医道的理论体系。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医学理论和医学境界。那是“医道”的高度。她概括的范围非常广泛。

到了明清,中医理论所论述的范围就要小得多了。

而民国、当今,中医理论的范围更是小的可怜。由于中西医结合概念的推行,中医理论中开始混入了不少西医理论。中医理论更加残缺不堪了。

而汉唐到明清之间,正是中医从“医道”往“医技”衰落的一个过度时期。
最明显的,是唐代中医大家——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其中还是“医道”和“医技”并存,但“医道”的部分已经明显薄弱了。
修行到这个境界的同学不妨仔细看看。

第五章、找回失落的医道

要找回失落的“医道”,重回《内经》《伤寒》吧。

中医,不是所谓的“试验医学”,早在上古时中医已经有了严谨缜密的理疗理论和医疗体系。《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的,有仓公淳于意一二十篇医案,那个学术高度,几近天道。远远不是今人可以望其项背的。如果没有《内经》之类的天人合一的医道理论,是不可能培养出如此高度的大医的。

大道至简。
医道,应该也是不可能太复杂的。复杂的,只是医技。

李时珍穷其一生,搜集真理了万余种草药,汇聚成旷世巨著《本草纲目》,那也不过是得其“满树的树叶”罢了。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只用药数十、方百余。——他说“……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也就是说,精研他的《伤寒杂病论》,即使不能治好所有的病,也能做到看到每一个疾病,也都能知道这个病发的根源了。
这是什么?这就是中医纲领性的东西了。

更何况他还说:如果能把我搜集研究的那些经典都搜集起来,研究精熟。那么谦虚一点说,你对医道的研究大概也就能超过大半的高度了。

这就是医道的研究啊。
这就是医道研究的方向啊。

那么,他搜集研究的是哪些经典呢?
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原来也不过就是研究了《素问》、《九卷》(即《灵枢》)、《难经》(即《八十一难》)。

当前唯一残缺的,就是《胎胪药录》了。其实,《伤寒杂病论》的用药就是根于《胎胪药录》的,没有《胎胪药录》,那就研究《伤寒杂病论》的用药吧。同根同源,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出入的。

这便是医道的研究了。
研究医道,应该“得意忘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20:54:0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章、学习中医,应该“得意忘形”

“得意忘形”一词,在儒家文人的眼中,显然是一个贬义词。是指那些“小人得志,取得一点成绩就头摇尾巴晃的样子”。呵呵,这是我自己的语言。懒得参看什么大词典的,大致意思如此罢。

同样是这个词,在道家语言中,却是另一层含义。是指“领会其中的意思,而不要纠缠于承载这个意思的具体形态和方式。”——你管他是写给你看的、还是说给你听的、还是画给你看的、还是造个像给你参悟的。他要告诉你的东西,你充分领会就行了,管他用的是什么手段和样子呢?

同样一个词,在儒家、道家却是有不同的解读的。

客观来说,
中医学,是脱胎于道家的养生防病的理论体系。
来源于道家先祖的修行。
是那些修道大家在修行中“证”出来的。

例如:经络、穴位、脏腑、气机等等。并不是后人编教材时猜测的“我国先民劳苦大众在劳作生活中体验积累而成的。”作为普通劳苦大众,您能体察到您体内胸腔腹腔中经脉的循行吗?咱们不能为了主观意识上要否定一些东西而肆意主观臆断、生造一些臆想出来“事实”。那些是要“内视”才能体察到的,你做不到、不能理解,这很正常。存疑就是了,别自以为是的想当然尔。
学习中医,我还是支持使用道家的理论和思维方式的。尤其是研读那些经典的、理论的东西,例如《内经》。

第七章、功夫  功夫  功夫

“功夫”,这两个字我很喜欢。因为它的意思很精道。

“功夫”, 第一个意思是“时间”。研究医道,你花了几年的功夫?

“功夫”,第二个意思是“磨砺”。研究医道,你肯下苦功夫吗?

“功夫”,第三个意思是“成绩、成果、能力”。研究医道,你难道不想练成扁鹊、仲景那么很高深的功夫吗?

不要说《伤寒》啊,我看过。
不要说《内经》啊,我看过。
问问自己,你看过几遍?对你的临症指导了多少?

当年年少时,也曾读过几遍《内经》的,却总是感觉“摸不到边,似乎对自己的临症指导也没出现什么新的认识”。
读了两遍《伤寒》,也曾自负地以为“治疗感冒老子天下第一”。
呵呵。仅此而已。

05年开始问鼎医道,有把《内经》《伤寒》反复抄读数十遍,重新拆分、归类、訂補、整理后。才知道《内经》《伤寒》说什么。
如今临症用药,莫不理宗灵素、方出伤寒。

学习中医,我经历了两个“无话可说”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一无所知、埋头苦学”的时候。因为“无所知”,自然也就没什么可说的。
第二个阶段,是09年的一次突破后,感觉真的“无话可说”了。我想说的,前人早说过了,《内经》《伤寒》已经说的非常明白了。还说啥?说啥都是“炒剩饭”。能明白的,他读了这些书自然就能明白了,不用我再啰嗦。暂时不能明白的,我现在啰嗦他也还是不能明白的。所以,说,不如不说。

学中医,到一定程度后,是要靠“自悟”的。
而“自悟”的基础,就是——功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20: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章、我眼中的《内经》

《内经》,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的,咱们就不多说其他的了。

第一,《内经》承载了上古医道的部分文字内容。王冰史崧编纂整理出来,为古医道的流传和保存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谓功在千古。

第二,《内经》经过王冰史崧的编纂,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上古医经的原貌。尤其是添加的一些“朱文”,由于岁月的淹留,也一同篡入经文中了。这对后世研读《内经》,必然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困难和曲解。

第三,《内经》被人为的加工成“话剧剧本”的模式,刻意设计了“场景”“人物”“台词”“情节”等等,甚至对人物语气、性格的刻画,都是不遗余力的。这对医道经文的研读没有任何意义,只能更进一步把《内经》神格话,成为后人顶礼膜拜的一座神像。这样对研究不利。

第四,《内经》其实是残缺不全的,合《灵》《素》的全部内容,只是上古医道中医经内容的四分之一左右。很多缺失的内容,王冰等在设计成问答方式时,乎焉带过,做了艺术上的处理的。

第五、《内经》虽然非常珍贵,但个人还是建议研究者在研读的时候,需要全盘打碎了,再重新糅合,这样更客观、更便于理解。

我经常把《内经》比喻成“屠龙刀”(这是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的一口宝刀。书中说,江湖中流传“倚天绝壁,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的传言,莫不以为拥有了“屠龙刀”,就拥有了号令天下的权势和地位。所以,江湖中为拼抢“屠龙刀”而死的好汉,不知凡几。可悲。更可悲的是“狮王”拼命抢到“屠龙刀”,付出双眼残废的代价,枯守宝刀一生,日夜参研,终究没能解开其中“号令天下”的秘密。其实,宝刀的秘密,竟然在于藏在宝刀刀腹中的《兵法》。要想取出,必须断刀!一口极品宝刀,就已经让众英雄珍若性命,谁能想到,真正的“宝贝”,却是要打破这个宝贝才能获得的。)《内经》,便是如此。舍不得打破,她就永远是你的“神”,高高在上,不可捉摸,难以亲近。

所以,光“看山是山”,是不行的。要突破,要能“看山不是山”,这是一种程度上的、境界上的突破。只有突破了“看山不是山”的境界,再进一步,你才能达到“看山还是山”的程度。这时,便在没有开始研究《内经》时“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困惑。超越以后,你才能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一种俯视《内经》的感觉。这时,很多东西都会自己合并融合,眼前自然豁然开朗了。

所以,《内经》不是用来“供着”的。就像“佛像”。她只是通过一种方式、给你一个“示象”,让你明白其中的道理的。你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便也就没有什么“示象”的不同了。其实,这就是要你“得意忘形”。

古时曾有一和尚,称其大殿上供奉的佛像是“屎橛子”。
嘿嘿,是大不敬吗?
这才是“悟道”者啊。
他就能打破眼前的“示象”,而明白其中所要传达的真意。得“意”后,“形”就是不重要了。记不大清楚是谁了。
所以,研究《内经》,如果不能超越其“示象”,那么《内经》永远都只能沦为“屠龙术”。

第九章、中医的基础,是《内经》;中医的“高精尖”,还是《内经》


曾经一位老爷子问我:“你以为,中医的基础,究竟是什么?”
我认为,中医的基础,是《内经》。

我们现在教学使用的所谓《中医基础理论》,哪一节不是引用和论述《内经》中的经文做文章的?再混杂、堆砌一些明清后的所谓医学理论充塞其间,便美其名曰“中医基础”了。可惜,在这样的《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中医”只能越来越找不到“家”。

其实,《内经》的全书,除了那些马屁的、剧本式的文字以外,都是中医的基础理论。
所以,所谓的“中基”,只应该作为《内经》教学中讲解的延伸,不该把这个所谓的《中基》当作主课,而把《内经》当作选修课。这是本末倒置的。

中医,其实没有所谓“高、精、尖”的东西。
所谓“高精尖”,还是《内经》,还是那些东西。不过是当你的驾驭和运用的能力更强的时候,可以解决一些临床上所谓的“疑难杂症”。

所以,中医所谓的“高精尖”,只是还在《内经》上下功夫。也就是说,中医,没有所谓的“高精尖”。
是“基础”,还是“高精尖”,只取决于您的修为,您的境界而已。

东西,则还是那些东西。
没什么新花样。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修为,提升自己的境界呢?
请看下篇——内证《内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20: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章、内证《内经》

前面说过,中医没有“高精尖”。
所谓的“高精尖”,不过是更加深入地研究和开发“基础”。越是“高精尖”的,就越是“基础”的。
所以,研究者、修行者,不要想当然的抛弃根本,还去“向外”寻求什么“高精尖”。那时方向性的错误。
——“向内求”,这也是道家修行的一种基础的方式。前贤就是在“向内求”的过程中,审视脏腑、经络、气机等等的运作规律和循行变化的。
这就是所谓的“内证”。

“内证”,是道家的修行方式。你的修为能够接近或达到写作《内经》原文的作者的高度,你自然能看到他所指的一切、所言的真意。乃至你再补充《内经》的不足,也不是不可能的。

关于这个,我常常举的例子就是“爬楼”。——当你站在10楼上,你看到的,你身边的人也能看到;你描述的景物,你身边的人是可以理解你所说的是什么的。但是,如果把你所看到的,都描述给1楼的人听,1楼的人就只能凭借自己的理解去臆想出你描述的景物。但是,他们的那些臆想和猜测,是不可能和你所看到的是一致的。这时,有些自以为是的人就会批判你在胡说。因为他们即使是踮起脚根来,也看不到你所说的景物。那么,不是你在胡说是什么呢?

所谓的“内证”,就是不管你是相信、还是存疑,你也爬到10楼去,亲眼看一看。
爬楼的过程,即是“修行”的过程。

亲眼看看,比较一下前人所说的真假,这就是“证道”了。
其实不仅道家如此,佛家的修行也是“向内求”的。某种意义上说,两家的修行,是有共通之处的。哦,这句是废话了,见谅。

《内经》的研究,是需要“内证”的。
这个“内证”,是要经过一定的修行,去“向内求”。

前面说过,《内经》是道家的典籍。中医是脱胎于道家的东西。
所以,建议研究《内经》者,最好也要学会“修道”,最起码你要学学气功,练出气感来。这样你才能对《内经》所提到的很多东西有一个直观的、感性的认识。
否则,仅仅从文字上去理解,你必然会“着相”的。

明清以降,个人认为研究《内经》最见功夫的,是明代的张景岳。
张景岳之所以拆《内经》为《类经》,其实是因为他已经看到了很多问题,自己始终解决不了。为了寻找答案,只有回到《内经》中去找。
——这种经历,我是有过的。也是为此而拆分过《内经》。所以对当年张景岳的心思,很能理解。
但是,张景岳却始终没有突破那个境界。

原因,只有一个——他虽然研究了一些道家的东西作为参考,但是缺乏了最基础的“内证”。很多东西,他自己并不能亲眼看到、亲身体察。而只能去做理论上的推测。

能有这样的造诣,已经是很了不起了。但也注定了,他必然不可能突破的。

我怎么知道他缺乏“内证”?
很简单,如果你只是小学五年级,那么你想解释初中的代数几何就很困难。你的言论,初三的学生一耳朵就能听出你的问题所在。同样,你站在五年级的高度,去解说一年级的问题,自然可以随心驾驭,言论活泼而灵动的。

一样的道理。经历过、吃的透,你的言论自然生动活泼。吃不透,连猜带蒙,你的言语自然艰涩呆板。

如果不去亲自“内证”,你对《内经》的理解恐怕难以达到张景岳的高度。那基本是一个极致了。
他不能突破。
你,也必然不能。

具体到怎样“内证”,道门十万八千法门都可以选择(有这么多吗?呵呵,天知道)。条条大路通罗马,不过之路直、路弯的区别罢了。
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去修行就好。
下一篇——《黄帝内经》有“核心”吗?

第十一章、《黄帝内经》有“核心”吗?

有位教授曾问我——你认为《黄帝内经》有“核心”吗?
我思考一下说——《内经》没有核心。

再问——“气”,难道不是《内经》的核心吗?
我说——“气”,在《内经》中论述的最多,基本上贯穿了全书。但是,“气”不是《内经》的核心。就像电流流过众多家用电器,让这些电器工作,但“电流”并不是“主角”。

“气”,不是核心,那它究竟是什么呢?
请看下篇——人体中“气”运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21: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二章、肝气、肺气、卫气

从这章开始,分几篇来大略谈谈人体内“气”的分类和作用。这里只主要侧重于大家可能忽略的一些。
更详细的,以后在《医道宗源•脏腑》卷中讨论。

说到人体内“气”的具体分类,如脏腑诸气、经络诸气、营卫之气、宗元之气等等,大家都是知道的,这里就不再赘述。毕竟,用起来,不管是脏腑之气、还是经络之气,都不过是它们在各自运作时表现出来的不同特性罢了。而其本质上,还是“一气”的,不必分的太过细致,否则反而会多歧亡羊,自己先绕晕了。

我要说的所谓“分类”,其实是指“气机的升降、出入”。

本章谈谈肝气、肺气、卫气。
在人体内,脏腑气机的循行分成几个小的循环模式,比如“肝气升于左,肺气降于右”。这一对气机的升降,道家的“导气”中也称作“青龙升于左,白虎降于右”。这个,大家想来也是应该知道的。

但是,肝气和肺气的关系,在人体还并不仅仅如此而已。
我们说“肝气主疏泄”。肝气的疏泄,其实是依赖肺气的“宣发”来完成的。这一点非常重要,以后在肺癌、肝癌的讨论中会反复提到这点的。

为什么走上来就论“肝气”?
因为肝应东方,应春气,按顺序来吧?
呵呵,也算是。其实,先论肝气,是便是于随后的很多气机论述。

肝气和卫气有关系没?
大家先回忆一下“卫气”的作用。对,卫气,其实就是人体边疆的边防军。
大家再看看“肝”是什么?
——对,是“将军之官”。
所谓“将军”(音降军),就是统领军队的意思。“将军之官”,便是军队的领导了。
一个是士兵,是军队。
一个是将军。
你说有什么关系?
记住这个关系,以后在讲到“麻黄汤”“桂枝汤”的时候,会反复论及的。

讲完了肝气,在说说肺气吧。
“肺气”的宣发和肃降,是肺气的两大功能。这个大家都知道的。
可是,知道,只是一回事。能不能驾驭,则又是另一回事了。

对于肺气的“宣发”,从明清以来,大家对肺气“宣发”的功能在临床病变中的分析和驾驭,是忽视的很厉害的。
其实,临床上很多疑难杂症,追到其根源上,都和肺的“宣发”被“郁闭”有直接关系。最典型的例如所谓的“肺癌”,非常明显。大家不妨去看看,再好好思考一下,或许你就能找治疗“肺癌”的钥匙。
所以,关于肺气的“宣发”,建议大家重视起来。
对于其中的“肃降”,大家都还比较重视。但还有继续深挖的余地。
此外,肺气与卫气,想来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这里就不在赘述了。
总之,肺,统领一身之气,而气对血、津、液、神等等影响都是非常大的。临症不可忽视。

第十三章、胆、胆气

说实话,明清以后,大家对“胆”的认识和注重,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现在漫天的“胆切除”手术,更是给大家一种“胆可有可无”的误会。

胆,真的那么卑贱?那么可有可无的?

那为何《内经》却说“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为什么那些“胆切除”的患者,都容易出现便溏、腹泻的症状?

同学们啊,知不知道,“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的原因,是因为“其气能贯通于诸脏诸腑”啊。
知不知道,胆是“卫生之本始,葆形之君”啊。
知不知道,胆是“中正刚毅之官,为诸阳道之纲领”啊。
知不知道,胆是“身之总枢,正气之主”啊。

唉,胆啊,胆。我来给你正本清源吧,也请大家静下心来,认真认识一下“胆”吧。我引用一段经文,要说的话,都在其中了。
经文如下(加粗部分):

胆者,将军之官,(《素问》作“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蚀腐出乎阴,
决断出乎阳;
镇守心阳,为胃之权舆也。
故,其气布卫于息夜,而守于日中。
日奉消而夜守形,此其镇也。

胆,宰于阳道,通贯于首,支九窍。
上逹虚极,下疏九地。

故师言:
胆者,为身之总枢,正气之主。
枢阳机阴,调龢脏腑,
爕理阴阳,守卫无端。
强则身强,弱则身弱。

师曰:胆之气,不运则泄。泄则诸脏之物不偹。不偹,则其器虚而少力。少力,则汁涎久留而害。害,则其体墯而沉重;甚,则痛甚也。

胆与胃,
共主日夜之卫,同营消化给利之权。
摄调脏腑之龢,
引领诸阴以归经纪。
营阴阳之道而执衡也。

胆为阳,心阴关,注道之使君,奉生之主也。
胆,为六淫八风之天敌,故邪先害之也。
嗯,好吧,该说的,都在这里了。这也是出自道家的“内证”。明者自明。

第十四章、经络之气

这章,我们说说经络之气。
大家都知道,十二经脉的经气
的循行,是首尾相连的,始于手太阴而终于足厥阴,形成一个大环。这便是所谓的“大周天”了。

其实,这只是道家修行中内气搬运功法中的一个分支,还有其他也叫“大周天”搬运的功法的,循行路线就不是这样的。应该说,《内经》所记载的这种十二经脉首尾相顾的循行,是“经络之气运行的一种方式”而已。在经络之中,气机的循行同时还有其他形式存在的。

举两个例子:
第一、大家都知道“手太阴肺经”的循行,它是手三阴经,是从胸走手的,从中府到少商穴。

但是,肺气从这条经络中所出的,正好和它循行的路线相反。为肺出少商,为井。澑鱼际,为荥。注太渊,为腧。行经渠,为经。入尺泽,为合。归手太阴。

这是两种完全相对循行的路线,一个从手臂往手指走,一个从手指往手臂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咱们还是先来看看第二个例子再说。

第二、“大周天”太复杂,咱们来说说“小周天”。道家门派很多,“小周天”的搬运方式也不尽相同,我们看一个比较常见的“连接任督二脉,破尾闾、过三关、搭上下鹊桥、下十二重楼”的“小周天”搬运方式。其经气的运行方式是:从“会阴”通过轻提谷道搭建的“下鹊桥”,沿督脉走“长强”“命门”“大椎”“百会”“龈交”,再通过舌顶上颚搭建的“上鹊桥”,连接任脉,从“承浆”下“十二重楼”,过“膻中”“神阙”“关元”下行至“会阴”,再与督脉连接。

在这个“小周天”的循行中,任脉的循行和任脉生理循行的路线是相反的。在生理上,任脉是从“会阴”“曲骨”“关元”“神阙”“膻中”向上循行到“承浆”。显然,任脉的生理经气是从下向上循行的。但是在修习小周天一定程度上,冲破“十二重楼”后,你能明显感到任脉的经气在向下循行。

真正通“小周天”的都知道,“十二重楼”是非常难炼开的,是“小周天”通任脉的一大关隘。同样,在通督脉的修炼中,“尾闾”“夹脊”“玉枕”三关也是非常难开的。哦,扯远了。

通过“小周天”功法中,通过人为改变“任脉经气”的循行方向,来完成“小周天”搭建的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所谓“大周天”的十二经脉的循行方向,很可能也是人为改变了某些经络的循行方向的,这很大程度上背逆了这些经脉的生理循行方式。

结合上面两个例子,所以,个人认为,十二经脉的首尾连接,三阴三阳胸走手手走头头走足足走腹的归纳过于人为雕琢,如果你要修行“大周天”,倒是不妨参考。若仅从生理研究,则建议应当着重诸经络的井、荥、输、经、合。即:
肺出少商,爲井。澑魚際,爲滎。注太淵,爲腧。行經渠,爲經。入尺澤,爲合。歸手太陰。

膻中中冲,爲井。澑勞宫,爲滎。注大陵,爲腧。過行間,爲原。行郄門,爲經。入曲澤,爲合。歸手厥陰。

心出少沖,爲井。澑神門,爲滎。注少府,爲腧。行通裏,爲經。入少澤,爲合。歸手少陰。

肓膋(三焦)關冲,爲井。澑液門,爲滎。注中渚,爲腧。過陽池,爲原。行支溝,爲經。入天井,爲合。歸手少陽。

大腸商陽,爲井。澑二間,爲滎。注三間,爲腧。過合谷,爲原。行陽谿,爲經。入曲池,爲合。歸手陽明。

小膓關沖,爲井。澑前谷,爲滎。注後谿,爲腧。過腕骨,爲原。行陽谷,爲經。入小海,爲合。歸手太陽。

肝出大敦,爲井。澑行間,爲滎。注太衝,為腧。行中封,爲經。入曲泉,爲合。歸足厥陰。

脾出隱白,爲井。澑大都,為滎。注太白,爲腧。行商丘,爲經。入陰陵,爲合。歸足太陰。

腎出湧泉,爲井。澑然谷,爲滎。注太谿,爲腧。行復畱,爲經。入陰谷,爲合。歸足少陰。

膽出竅陰,爲井。澑俠谿,爲滎。注臨泣,爲腧。過丘墟,爲原。行陽輔,爲經。入陽陵,爲合。歸足少陽。

胃出厲兑,爲井。澑内庭,爲滎。注陷谷,爲腧。過冲陽,爲原。行解谿,爲經。入三里,爲合。歸足陽明。

膀胱至陰,爲井。澑通谷,爲滎。注束骨,爲腧。過京骨,爲原。行崑崙,爲經。入委中,爲合。歸足太陽。

本篇,不是为了否定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21: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五章、论方

很多人都喜欢抄药方、求药方。大有“一方在手,天下我有”的架势。仿佛能搜刮到一些“好方”,立马就能成为医道高手。

首先,好方,之所以能成为“好方”,在组方中必然尤其独到之处,也必然是在于它的疗效。

所谓的“好方”,必然出自一些高手。这些高手能自己组成这些“好方”,那么这些“好方”在他们自己眼中,也就无所谓什么“神奇”了。

你见过一个菜鸟中医会开出一个自己的“好方”吗?

其次,好方,之所以有好的疗效,关键还在于用它的人。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
给你一支画笔,你能画出达芬奇的画吗?
给你一副笔墨,你能写出王羲之的字吗?
给你相同的炊具食材,你能做出一级大厨的口味来吗?
……

其实大家心中都清楚,——不能。
为什么?
因为你没有在这些领域下过“苦功夫”,没有足够的造诣,你就没有足够的能力去驾驭“它”。
所以,没人会白痴地以为自己拿起徐悲鸿的笔,就能画出“徐悲鸿的马”。
这就是有“自知之明”。

可是,
为什么?
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人,都以为能找到一个“好方”自己就能治好“某病”呢?
你知道这个“好方”的用水要求吗?
你知道这个“好方”的用火要求吗?
你知道这个“好方”的先煎后下吗?
你知道这个“好方”的服药温凉吗?
你知道这个“好方”的服药间隔吗?
你知道这个“好方”的药后护理吗?
你知道这个“好方”的用药宜忌吗?
你知道这个“好方”的辨证使用吗?
……
啥都不知道?
那你还想它药效通神?

其实,个人以为,好方之所以是“好方”,关键在于使用它的人。
真正的高手才能“精准”的驾驭它,才能让它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在菜鸟手中,神剑也会变成废铁的。

真正的高手,不会满世界去抄“好方”的。
真正的高手,是出“好方”的。

夫“方”者,如“战阵”,是兵力配伍的一种组合和运用方式。
经典的“方”,便如经典的“战争”,是值得“模仿”“研究”的。而临摹这些战争,也是对兵力的操练和对指挥的驾驭的研究。

临方,
即如书画之“临帖”。
即如演兵之“临阵”。

是以,方者,仿也。仿其意可矣。
临症抄方,便如胶柱鼓琴,难应病势之变矣。那就只能祈祷——“病人啊,你照方生病吧。”

第十六章、医者如帅

医者如帅,药者如将,气者如兵,方者如阵。

临阵对敌,探马坼候,探查敌踪敌势反馈军情,便如四诊合参。
医者帅者,心中当需有所定见。审敌势,明虚实,知己知彼,运筹帷幄。攻如雷霆,守如厚土。

气者如兵,药者如将。
得气则生,失气则亡。

药,并无所能,借“气”而成其能。
药之与气,便如将之与兵。

将无兵,则不能成其威势。
兵无将,则势不能得其行。

方者如阵。
夫阵者,陈兵之势也;御兵之式也。
平日里排兵布阵,便是为组合用兵,以取其势最大者也。
临阵对敌,却又当兵无常式,便如水无常形。
无常式,非无“势”矣。
因时成式,随式成势;
圆转随心,因势成形。
是以,
战前不可无方。
战时不可守方。
因势利导,挥洒由心。

孙子曰:多算者胜。少算者不胜。而况不算者乎?
是以,临症用药,不可有丝毫忽略。当知细节决定成败。
其中还有“就势”、“造势”等等,自己多用些体悟就是了。

兵雄气悍,用药毕竟“伤人者多”而“肥人者寡”。故老子曰:夫兵者,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
呵呵,抱歉,论述这个,感觉还是用文言过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手机版|上古天真网

GMT+8, 2024-4-27 14:00 , Processed in 0.07247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