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769|回复: 3

[交流] 解读经络之本的奥秘——原气析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13 02: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程奉献忠

   我们通常说西医的人体生理,实际上是多是单细胞的生理,而并非是真正意义上整体的人体生理,最多也就相当于是多细胞集合的生理,如同将人看成多细胞集合的“海绵动物”——这也就一直是西方科学与哲学的视角。虽然我们知道或通常言细胞是生命的全息元,但是在研究复杂的生命如人体时,依然将生命看成细胞的集合——虽然具体要复杂些。而不知道正过来,将人体看成(实际上就是)是“细胞”的系统化和复杂化,因此人体的整体生理和细胞是高度相似的,尤其是基本的物质层面。
   正因为如此,西医无法解释“生命在一吸之间”的奥秘,中国民间常言:“生命就是一口气”也是同样的道理。比如溺水或气管窒息等,西医的抢救将重点放在心脏的复苏上,实际上用错了重点,除非时间很短而体温基本正常者,一旦时间稍长而身寒,绝对没有救活的希望!而传统的中医则不然,救五绝的时间可以很长,只要心窝尚暖,可惜现在几乎没有人在运用!

   我们先不讨论古人所讲的实际疗效,而是先从理论层次去理解古人的用意。回到上面所讲的,大家认同细胞是生命的全息元,于是西医便以研究的细胞生理而为人体生命的生理
,好比本来是研究国家的宏观经济运作,现在却只是研究各个家庭的经济运作模式,然后只是作统计学联系与诠释。
   对于人体而言,在研究细胞的生理时,科学的诠释是:
   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工厂”。因为糖类、脂肪及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最后阶段,都在线粒体内经三羧酸循环及呼吸链完全氧化,产生CO2和H2O,并逐步释放出能量。在氧化同时偶联ADP的磷酸化,使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中的40-50%生成高能磷酸化合物ATP,以此供应组织细胞的一切能量需要。
   而在生物氧化过程中,从代谢物脱下的氢通过多种酶和辅酶所组成的电子传递链锁反应的逐步传递,使之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这种由递氢体和递电子体按一定顺序排列构成的链锁反应与细胞摄取氧的呼吸过程密切相关,通常称作“呼吸链”。
  这里已经说得很清楚,这种递氢体和递电子体的链锁反应与细胞“摄取氧的呼吸过程”密切相关,故此称作细胞的“呼吸链”。

   那么整体的人呢?人体“摄取氧气”的呼吸过程与什么密切相关呢?是存在于脑干中的“呼吸中枢”吗?显然不是!就是肺吗?也不是!按照现代医学的解释,依然是存在于“各个细胞”内的“线粒体”,因为这才是氧气的最终归宿。于是现代医学依然这么诠释:氧气通过肺的吸入,由红细胞负载经动脉而输送到“各个细胞”!这里我们没有看到与单细胞有什么太大差别的生理——唯一是多了专职负载氧气的红细胞。这实际上还是相当于原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也好比一个国家贫困而接受外援,外援的资金通过空投直接面对面发给每一个人,那么你会认为这个“国家”实际上还存在吗?

   再好比,国家的各个行政职能部门,需要资金运转,那么资金是其中工作的人员自己提供的吗?显然不是!它显然来自国家的财政拨款,那么国家的财政收入来源何处呢?也不是财政部门人员自己掏钱,而是来源于税收部门。那么作为整体人体(相当于国家)而不是多细胞集合(相当于国破家未亡或原始自给自足社会)的“产能(资金)部门”在什么地方呢?现代医学当然不知道,而且竟然到如今还是不知道!但是中医早在至少2000年前就知道其中的奥妙!

  《难经》谓:“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藏六府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故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
   《难经》又谓“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五藏六府”;即此气又称为“原气”,亦可以借道“三焦”而贯五藏六府,也即是《内经》中所言的“相火”,所谓“少阳(实指广义三焦)为相火游行之地”,后人以“相火”为少阳经之本气,果如此,此名岂非多此—举,有何意义?!
    这里点明了四个重点:一,原气是“五藏六府之本,十二经脉之根”:二,原气是“呼吸之门”:三,三焦为原气之“别使”,也就是说,原气也别行于三焦;四,产生部位(主要,下论)就是“肾间”。后世经常讲的“脐下肾间动气”即此。但是,对于到底“脐下肾间”是在哪个具体部位,是“气海”还是“丹田”或“关元”,也还是争论不休。而什么是“动气”?是否只有修炼导引、吐纳的人才出现?不会!它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那么,为什么我们常人体验不到?
   难道人体的确有如此奇特的奥秘机制?
   我们首先需要研究的是西医所讲的生理中,有没有很特殊,或很反常的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3 02: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人体的“反常”现象
   这怎么说呢?人体有“反常”现象吗?有!比如以前医学将CO和NO看成是有毒气体,而后来发现两者居然是人体相当重要的具有高度膜穿透性的气体信息分子!那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很“反常”的情况呢?

   一)、“耗能”的血液湍流
  最先提出“气”与血液湍流有关的是陈帆教授,他是湖北省中医研究院从事外科手术临床的主任医师。他基本上将人体的湍流现象分析得很明晰。只是对能量产生的机制的阐释得离谱。
“湍流”是一种不规则流动的流体 ,在自然界中司空见惯,如空气中的风啸、江河中的漩涡等等。流体力学证明,流体由层流向湍流的转变决定于雷诺数R,R=VD/ν ,式中 V为平均流速,D为流管管径,ν为流体运动粘度,当D、ν值相对衡定时(如动脉血流),R决定于V且成正相关,流速越快、变化越大就越可能激发和加强湍流。在长且直的管流中临界Rc为2000,而在叉管、弯管或园管中,则临界Rc大大降低。人体动脉从主动脉弓至终末动脉间,动脉要进行30级分枝生理学和生物力学证明动脉血流经此部位时很容易发生“湍流”。正常状况下在前15级分枝处动脉血流都是湍流。在人体上面,有几处很重要的“动脉湍流”!
   首先,人的心脏内的血流都是湍流,我们能够用听诊器听到的心音就是由湍流形成的,没有湍流也就听不到心音,生命也就终结了。
    另外,在腹主动脉处,动脉分叉成为两支髂总动脉的起始部,此处的临界Rc为300,而常态时的R为800,所以正常人此处的动脉流型必为湍流。另外该处的血管分枝比为0.75(两髂总动脉管径之和/腹主动脉管经,其它部位动脉分枝比为1),因此腹主动脉血流任何加速,都将使髂总动脉流速再增速1/3,所以该部位的动脉血流是最易受激发和加强的湍流。
  而生物力学却证明血液流经动脉分叉处后因湍流而造成质量和能量的极大耗散,同时又因湍流的机械损伤而致动脉管壁发生粥样硬化,所以湍流对人体有害无益(除了听心音和测血压是利用湍流外)。生物力学创始人之一,著名的美籍华人科学家冯元桢教授甚致发出“希望人类通过进化论法则最终使动脉内的湍流变为层流”的感叹。
   这就是人体的一个极其“反常”的现象!
   难道,生物的进化出错了?
  按照此原则任何使湍流加强的行为都是错误的,任何使湍流减弱的措施都是正确的。然而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人的一切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者)都能使心率加快、血压增高、心输出量增加,导致血流加速继而激发和加强湍流。与此并存的是呼吸加快加深、肺通气量加大、耗氧量也就加大,同时血糖也增高,这表明机体动用能量贮备加快加大,因此湍流与氧耗、能耗呈正相关。反之如果要减轻和消除湍流,最直截最可靠的办法就是减少心输出量,临床上最常见的就是失血性休克或急性心肌梗死,这意味着消除了湍流也就消灭了生命!
   因此显然,生物力学有关湍流的结论肯定是错误的!
   那么,人体的血液“湍流”真的能够产生“气”?那又是怎么产生的?这还得谈谈人体的另外一个“反常”现象!这就是有很重要的生理功能,却无核又无线粒体的红细胞!

   二)、“空瘪”的红细胞
  在人体内,几乎所以的细胞都有核和线粒体,惟独成熟的红细胞既没有核,又没有高尔基复合体和线粒体,这使得红细胞呈光滑的双凹圆盘形。
  不过,红细胞虽然没有核,又没有高尔基复合体和线粒体,但它仍具有代谢功能。红细胞内充满着丰富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约占细胞重量的32%,水占64%,其余4%为脂质、糖类和各种电介质。它的能量来源是通过摄取血液中的葡萄糖而进行“糖的无氧酵解”,产生ATP、NADH+ H+和磷酸戊糖、NADPH+ H+等。
  或谓,这个比较特殊,没有什么反常嘛!
  不知红细胞还有更加反常的地方呢!
  我们知道,在人体中,有一类很重要的化合物,就是细胞色素,它们是人体重要的“辅酶”,充当传递(严格而言是“射”)电子的角色,其最基本的结构都是金属(铁或铜-铁)卟啉。
  然而,人体中同样有铁卟啉结构的还有“血红素”——它存在于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中,但是奇怪的是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中的铁卟啉结构没有“射”电子的功能!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中的铁卟啉的“正常”作用只是吸附O2——通过与铁离子的配位共价。
  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由四个亚基构成,分别为两个α亚基和两个β亚基,在与人体环境相似的电解质溶液中血红蛋白的四个亚基可以自动组装成α2β2的形态。
血红蛋白的每个亚基由一条肽链和一个血红素分子构成,肽链在生理条件下会盘绕折叠成球形,把血红素分子抱在里面,这条肽链盘绕成的球形结构又被称为珠蛋白。血红素分子是一个具有卟啉结构的小分子,在卟啉分子中心,由卟啉中四个吡咯环上的氮原子与一个亚铁离子配位结合,珠蛋白肽链中第8位的一个组氨酸残基中的吲哚侧链上的氮原子,从卟啉分子平面的上方与亚铁离子配位结合,,第六配位是O2等分子,在其附近还有另一个组氨酸(His E7),它能影响进入第六配位的分子。当血红蛋白不与氧结合的时候,有一个水分子从卟啉环下方与亚铁离子配位结合,而当血红蛋白载氧的时候,就由氧分子顶替水的位置。见图。
血红蛋白与氧结合的过程是一个非常神奇的过程。首先一个氧分子与血红蛋白四个亚基中的一个结合,与氧结合之后的珠蛋白结构发生变化,造成整个血红蛋白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得第二个氧分子相比于第一个氧分子更容易寻找血红蛋白的另一个亚基结合,而它的结合会进一步促进第三个氧分子的结合,以此类推直到构成血红蛋白的四个亚基分别与四个氧分子结合。而在组织内释放氧的过程也是这样,一个氧分子的离去会刺激另一个的离去,直到完全释放所有的氧分子,这种有趣的现象称为协同效应。
大气中 CO2的分压或体内氢离子浓度升高导致pH的下降,可以降低血红蛋白结合氧的亲和力。这一现象称波尔效应,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因为当血液流经周围组织时局部 CO2分压较高,促进氧合血红蛋白分子释放O2,生成的脱氧血红蛋白分子可与CO2结合。 当血液流经肺部时,CO2的释放促使脱氧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从而有更多的氧合血红蛋白生成。
具有相似结构的肌红蛋白则无此效应。肌红蛋白的功能是储备氧,只有当剧烈活动时血液输氧不足以补偿肌肉消耗而致局部氧分压很低的情况下,才放出氧来应急。
然而,为什么具有相似结构的各种细胞色素,如微粒体中的P450,能够将电子射给同样与铁结合的O2;线粒体呼吸链的复合体Ⅳ中的细胞色素的铜离子同样可以将电子射给与铜结合的O2!
原来,这和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中与血红素结合的蛋白肽链中第8位的组氨酸有关,它的物理固定,限制了铁离子在卟啉平面的位移。即使在第六位结合了O2后,铁离子也只在卟啉平面的第六位(结合O2的方向)上产生极其微弱的位移,无法在此方向形成发射电矩!
   那么,会在什么情况下面产生类似细胞色素如P450的“射电”呢?真的能够产生吗?
   这里,还得谈一下红细胞的另外一个特殊之处——“渗透脆性”!
   红细胞内主要含血红蛋白。溶血时,血红蛋白从细胞内逸出,溶于血浆中,此时血红蛋白携带氧气的能力丧失。溶血的发生或因红细胞膜破裂,基质溶解;或因红细胞膜孔隙增大,以致血红蛋白逸出而留下双凹圆盘形的细胞膜,这个空壳医学上叫做“血影细胞”。正常红细胞在渗透压逐渐减低的溶液(如氯化钠溶液)中表现有一定抵抗低渗(或低张)溶液的能力,也即抗张力强度,它与脆性相对。换言之,红细胞抗张力越低就愈易溶血,也即是脆性越大。因此,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出现溶血的特性,叫做“红细胞渗透脆性”。正常红细胞一般于0.42%氯化钠溶液中开始出现溶血,并于0.35%氯化钠溶液中完全溶血,故以0.42%~0.35%氯化钠溶液代表正常红细胞的渗透脆性范围,与成熟红细胞作对比,网织红细胞与初成熟红细胞的脆性较小。衰老红细胞的脆性较大。实验证明,红细胞在脾脏内停留一段时间后,其脆性大大增加。
  那么,“红细胞渗透脆性”会有什么“重要“的作用吗?
当然!这其实就是中医整体层次产生“原气”的奥秘所在!

   三)、“碎片”血小板
   另外一个奇怪的特例是血小板。只有线粒体,也没有核。
血小板是骨髓造血组织中的巨核细胞产生。新生成的血小板先通过脾脏,约有1/3在此贮存。贮存的血小板可与进入循环血中的血小板自由交换,以维持血中的正常量。每个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的数量大约1000~8000,数量之多超乎寻常!
  循环血中正常状态的血小板呈两面微凹、椭圆形或圆盘形,血小板同样也无细胞核,但有细胞器、线粒体;此外,内部还有散在分布的颗粒成分。
  血小板有复杂的结构和组成。血小板膜是附着或镶嵌有蛋白质双分子层的脂膜,膜中含有多种糖蛋白。血小板膜外附有由血浆蛋白、凝血因子和与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有关分子组成的血浆层(血小板的外覆被)。
   血小板胞浆中有两种管道系统:与表面相连的开放管道系统和致密管系统。前者是血小板膜内陷在胞浆中形成的错综分布的管道系统,管道的膜与血小板膜相连续,管道膜内表面也有与血小板膜一样的外覆层,通过此管道系统,血浆可以进入血小板内部,从而扩大了血小板与血浆的接触面积,由于存在这套与表面相连的发达的管道系统,使血小板形成与海绵相似的结构;后者即致密管系统的管道细而短,与外界不通,相当内质网。
   人体为什么要产生如此小而数量惊人的无核而几乎只有线粒体的“碎片”呢?

   四)、“无名”的辅酶Q
   辅酶Q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人体唯一没有蛋白质组分的“辅酶”,而且是脂溶性分子。它在呼吸链中充当“游走性”的“递氢体”。与人体的对应,实际上它对应于整体的“组织”是寄居在人体肠道内的“细菌群”,而它们对人体有益处的的代表性产物是VitK!
   而VitK的结构与CoQ的结构几乎完全一样,都是含有多烯结构的醌!
   实际上,VitK就是CoQ在人体整体上面的对应物!因此它的实际功能远远不是西医所讲的那么简单!
   在了解了上面所说的一些“反常”与“特殊”后,我们再来讨论中医真正意义上面的产生“原气”之所——也就是整体层次的“呼吸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3 02: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脐下肾间动气与气街
   前面曾经反复提及过有关“原气”产生的《难经》,谓:“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藏六府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故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也就是说,原气的产生部位就是“肾间”,也即后世经常讲的“脐下肾间动气”。具体部位就是上面讨论中所讲的腹主动脉分叉成为两支髂总动脉而产生“湍流”之处!!!!!通常情况下本即存在,而传统的吐纳(气功)修炼是低能耗状态下的强湍流——如此才能蓄积更高的能量!
   然而,血液中的“湍流”会导致产生什么样的生化反应呢?(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2-10-13 02:27:15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手机版|上古天真网

GMT+8, 2024-12-22 10:07 , Processed in 0.05136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