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105|回复: 7

[交流] 贾湖文化.骨笛.律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5 12: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贾湖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重要文化,属于裴李岗文化的一个分支,也是裴李岗文化的主要源头,年代范围为BC7000—BC5800年,主要分布在淮河上游的支流沙河和洪河流域,最北可达颍河汝河流域,其七声音阶骨笛、9000年酿酒技术、成组随葬内装石子的龟甲及其契刻符号、动物训化家养、具有原始形态的栽培梗稻尤为引人注意,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反响。

舞阳贾湖骨笛
贾湖骨笛于1986-1987年在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贾湖遗址出土。骨笛系用鹤的尺骨制成,多为7孔,取其中保存完整者,用竖吹方法测试,可奏出六声音阶的乐音。其中有一根鹤笛,八个音阶,仍然可以吹奏,和现代乐器相比,那根可以吹奏的骨笛上的孔的位置非常精确,八度音和现代乐器的音的频率非常接近。此遗址骨笛是世界上发现年代最早、至今尚可演奏的乐器,反映了我国史前音乐文明的高度发达。这是我国音乐考古中继湖北曾侯乙墓编钟、编磬之后,又一重大的考古发现。


贾湖遗址中共出土的骨笛达30多支,除去半成品和残破者外,有17支出土时比较完整。但因长时间在地下叠压,有些骨笛取出来时已经成粉末状。真正比较完整的骨笛有6支,一支5孔,一支6孔,三支7孔,一支8孔。其中的三支7孔骨笛分别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和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图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的贾湖骨笛,左长22.2cm,右长23.6cm。

契刻龟甲
贾湖遗址共发现契刻符号十七例,分别刻在甲、骨、石、陶器上,其中龟甲上刻符9例,骨器上刻符5例,陶器上刻符3例,其特点均是契刻而成。

专家研究,刻符结构为“横”“点”“竖”“撇”“捺”“竖勾”“横折”等笔画,书写特点也是先横后竖,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里后外,与汉字基本结构相一致。有些契刻符号的形状与其4000年后的商代甲骨文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形似眼目的“目”,光芒四射的太阳纹等。
专家研究认为,8000年前贾湖契刻与比它晚四、五千年的殷墟甲骨文有着惊人的相似,一是书写工具相同,皆以利器为工具把符号刻在龟甲、骨器上;二是作用相同,商代甲骨文是用来记载占卜内容的,而贾湖契刻也与占卜相关;三是造字原理相同,贾湖契刻是事理符号,而甲骨文的事理文字很多。
一些学者提出,文字在中国的形成已经历了一个缓慢而长期的发展过程,其源头甚至可追溯到八千年前。他们研究认为,河南省的新石器时代墓穴中发现的龟壳上的契刻痕迹是最终演变成汉字体系已知的最早前身。香港中文大学饶宗颐曾对贾湖契刻进行了深入探讨考证,提出“贾湖刻符对汉字来源的关健性问题提供了崭新的资料”。北京大学历史系古文字学家葛英会也认为“这些符号应该是一种文字”。有的学者认为“贾湖契刻的发现,为商代甲骨文的历史源头探索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碳化稻米
1990年春,在对发掘资料进行室内整理时,在一块红烧土块上发现了几枚稻壳印痕。北京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孔昭宸研究员鉴定,确认为人工栽培稻。
1994年6月,经对一些标本进行浮选,首次发现了一些碳化稻米(籽实),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
1994年6~7月,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对上述发现先后召开成果鉴定会和学术讨论会,与会的考古、农业史、古生物学家对这一发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同年,张居中、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象坤、孔昭宸又对6个遗迹内的标本进行浮选,又发现大量碳化稻米和菱角碳化果实。
2001年的发掘,对多个遗迹单位的填土进行浮选,又发现了大量的碳化稻米及植物果核。
中国科技大学博导、贾湖遗址主要发掘者张居中教授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著名教授、博士帕特里克·麦克戈温合作,通过对出土陶器上的附着物进行研究证明:9000年前贾湖人已经掌握了酒的酿造方法,所用原料包括大米、蜂蜜、葡萄和山楂等,2005年7月19日,美国特拉华州一家名为“角鲨头”的酿酒厂复制出贾湖古酒,深受欢迎,所以命名为“贾湖城”品牌,并全面推向市场。

文化意义
贾湖文化的发现与发掘具有很高的历史与科学价值,正如我国著名考古学家俞伟超先生在《舞阳贾湖》一书的序言中所说:“贾湖遗址的发掘,可称是80年代以来我国新石器考古中最重要的工作。”其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贾湖遗址有其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复杂的地层关系,这对裴李岗文化的类型与分期研究的深入进行具有重大意义。
2、这里发现的大批房基、墓葬、窑穴、陶窑以及大量的生产工具对研究当时的聚落形态、生产力发展水平都有重大意义。
3、这里发现的大批保存较好的人体骨架及动物骨骼,对研究当时的人种、人类体质、家畜起源、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4、墓葬中随葬成组内装石子的龟甲及共存的骨笛及杈形骨器等原始宗教用具为研究当时的埋葬习俗、龟灵崇拜、信仰等宗教意识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5、这里出土的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乐器—骨笛,经研究已具备了四声、五声、六声、七声音阶,在我国乃至世界音乐史上都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6、贾湖遗址出土的刻在龟甲、骨器、石器、陶器上的契刻符号表明,在距今8000—9000年的贾湖文化已出现了原始文字性质的符号,对研究我国文字的起源提供了重要资料。
7、经中国科技大学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对贾湖出土的陶器进行研究分析,九千年前的贾湖人已掌握原始的酿酒技术,这对研究世界酒文化史具有重大意义。

■笛声传自八千年前

  吹奏乐器,在我国古文献中有很多记载。如《世本》说"女娲作笙簧",《通历》说"帝喾造埙"。人们在距今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埙,有力地印证了文献中的有关记载。我国著名音乐家吕骥对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埙进行了测音研究,用音叉测得的音和用闪光测音机测定的结果证明,当时的音阶与我们现在的五声音阶中的小三度音程接近。

  如果说距今60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制造的陶埙已经达到了与现在五声音阶完全相同的水平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情的话,那么,在距今8000年左右的贾湖遗址发现的已具备七声、八声音阶的骨笛,不得不让人叹为"听"止了。

  经动物学家鉴定,贾湖骨笛是用鹤类动物的尺骨锯去两端关节钻孔而成。制笛之前贾湖人曾经认真计算,笛子制成后还运用打小孔的方法调整个别孔的音差,制作方法和过程,与现在民族管乐器的制法很相似。它反映出的音律水平和计算水平之高,令人惊叹。专家研究发现,贾湖人已经有了音与音之间距离差别的基本概念,这些音程关系经过了七八千年,甚至上万年的音乐艺术实践,直至明代乐律学家在计算和理论上加以科学化的总结,才使人们对十二平均律有了新的认识。

  1987年10月,由中央民族乐团黄翔鹏带队,音乐专家们对贾湖骨笛共同进行了测音研究。他们从比较完整的6支骨笛中,选定了最完整、无裂纹的一支七孔骨笛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这支骨笛的音阶结构至少是六声音阶,也可能是七声齐备的、古老的下徵调(徵: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中的"5")音阶。音乐家萧兴华、徐桃英先生还利用这支骨笛吹奏了我国传统名曲--《小白菜》。悠扬的音乐,令所有在场的人激动不已。贾湖骨笛与西安半坡陶哨(只能吹奏出一个二度音程)、河姆渡陶埙(只能吹奏出一个小三度音程)相比较不知道要先进多少倍。根据目前掌握的材料,贾湖骨笛是世界上出土年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出土个数最多且现在还能用以演奏的乐器实物。这是我国音乐考古中继湖北曾侯乙墓编钟、编磬之后,又一重大的考古发现。英国权威科学杂志《自然》曾载文介绍了这一发现。(图1)

  目前,贾湖遗址中出土的骨笛达30多支,除去半成品和残破者外,有17支出土时比较完整。但因长时间在地下叠压,有些骨笛取出来时已经成粉末状。真正比较完整的骨笛有6支,一支5孔,一支6孔,三支7孔,一支8孔。其中的三支7孔骨笛分别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和河南省文物研究所。

  2001年4月至6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科技大学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舞阳县博物馆合作,由贾湖遗址历次发掘的主持者、中国科技大学张居中教授率队对贾湖遗址进行了第七次考古发掘。

  第七次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支二孔骨笛。出土时此笛已断为两段。这支二孔骨笛长20多厘米,呈棕黄色。骨笛两端刻有规则的菱形花纹,花纹细如发丝。骨笛的两孔靠近笛的两端,孔径约3毫米。经测定,这支骨笛被认定为8000年前的物件。这支二孔骨笛是在贾湖遗址首次发现,也是历次发掘中最为精美的一件,是迄今为止世界考古界发现的最早、最为精美的二孔骨笛。

  ■符号疑为文字起源

  2003年4月17日,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站发表了一则惊人消息:"在中国河南贾湖发现的乌龟壳上的符号,很可能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最早的文字。"

  如果这则报道内容被证实,那将是一个世界级的发现。目前,世界上公认最早的文字是出现在古代中东地区的楔形文字,距今5000~6000年;学界公认的中国最早的古文字是商代中晚期的殷墟甲骨文,距今不过3300年左右,而贾湖甲骨的年代却距今8000年以上。

  在贾湖遗址出土的遗物中,发现了16例刻画而成的符号。这些符号分别刻于14件龟甲、骨器、石器和陶器上。其中龟甲符号9例,骨器符号2例,石器符号2例,陶器符号3例。有些从其形状看,具有多笔组成的结构,应承载契刻者的一定意图。如刻于龟下腹甲右侧的近似甲骨文的"目"字、刻于残腹甲上的"曰"字等。关于这些符号的性质,发掘者认为具有原始的性质,与商代甲骨文有某种联系,而且很有可能是汉字的滥觞。

  对于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站发布的消息,贾湖遗址考古发掘的主持者张居中反应很谨慎:"文字的发展要经历记事符号、图形记事、语段文字三个阶段,最后才进入成熟语词文字阶段,贾湖刻符也许是处于第三阶段(语段文字)。"

  其实,早在16年前发现贾湖遗址龟甲上的契刻符号后,张居中就和时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的郝本性等人前往北京求证。求证的结果并不乐观。有些专家认定贾湖遗址出土的契刻符号就是文字,而不少专家却认为"这些符号肯定是当时的人们有意识刻画的,但不能确证为文字"。专家们的分歧并不意外,有关中国文字的起源,在学界一直是一个难解之谜。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后,人们总是在猜测:在如此成熟的文字系统出现之前,一定有其源远流长的创制过程。而考古界也始终没有放弃寻找相关证据的努力。

  一种成熟的文字应该具备固定的形、音、义,同时还要上下成文。专家们对贾湖甲骨刻符的形、义都进行了考证,但现在要去准确判断这些8000年前的符号的读音却根本不可能,而且这些符号大多是单独刻画,也就不可能有上下文。这使得贾湖刻符的文字性质未能得到专家们的一致认可。

  刻画符号的发现,在史前考古报告中并不鲜见。如仰韶文化、崧泽文化、大汶口文化出土的陶器上都出现了刻画符号。贾湖遗址发现的刻画符号与殷墟甲骨文相比较,两者在年代上相距四五千年,但并非没有一点可联系之处,如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而贾湖遗址也有刻在龟甲和骨器上的。贾湖的刻画符号与甲骨文相比,有些地方也确实有相近之处,只不过甲骨文是作为一种相当完备的文字而存在的,而贾湖刻画符号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不管考证的结果如何,贾湖先民创造的灿烂文化都会让8000年后的子孙们叹为观止。既然8000年前的骨笛能够吹奏出悠扬动听的《小白菜》,谁知道将来用贾湖龟甲上的契刻符号会不会写出《陋室铭》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12: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东,距舞阳县城约20千米,是发掘面积最大、出土文物最为丰富的裴李岗文化遗址,距今约9000至7800年,属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

  经1983至2001年的七次发掘,已揭露面积2300多平方米,共清理出房址45座,陶窑9座,灰坑370座,墓葬349座,瓮棺葬32座,埋狗坑10座以及一些壕沟、柱洞等。

遗址出土文物极为丰富,包含有陶器、石器、骨器等达数千件,以刻符龟甲、骨笛、稻米遗存等最为瞩目。

 遗址中房屋的分布十分密集,多为半地穴式,平面呈圆形或椭圆形,少数为方形或近方形,有单间和多间之分,每间面积2至6平方米不等,房间有门坎或隔墙。

  所发掘的陶窑均为横穴式,上口近圆形,残存有火门、火膛、火台、窑壁、烟道和出烟口等。

墓葬均为土坑墓,葬式多仰身直肢,个别为侧身直肢或俯身直肢,多数墓内有随葬品,少者一件,多者数十件。

  墓中随葬有成组龟甲,龟甲多穿孔,孔内装有不同颜色的小卵石,个别龟甲上有契刻符号;还随葬有骨笛、骨环、骨叉形器等。

 遗址中所出土的陶器以夹砂陶为主,另有夹炭陶、夹云母陶等。以红色为主,褐色次之,灰色和黑色较少。由于火候不匀,陶色多不纯正,陶胎多呈灰、黑色;器表以磨光和素面为主,夹砂褐陶和红陶普遍施赭石色陶衣。

  石器以磨制为主,少量打制。生产工具有刮削器、弧刃斧、斜刃斧、两段弧形斧和齿刃镰;谷物加工工具有鞋底状四柱足石磨盘和磨棒;还有绿松石饰等。

  骨器有骨鱼镖、骨针、骨叉和条形骨器等,以骨笛最为出名。

  骨笛制作程序复杂,先选择丹顶鹤的尺骨,截取骨关节,随后根据管长、制笛和吹笛经验、音律等,在骨管上刻划印记,再实施钻孔。钻孔用的是手钻或锥钻,其制作材料为水晶或燧石一类较为锋利、坚硬且有一定柔韧性的工具。最后经过调音,完成骨笛的制作。   贾湖遗址骨笛是目前世界上出土的年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且现在仍可用以演奏的乐器实物,加深了使我们对古代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发现有人工刻划的符号,多契刻在龟甲上。有些符号具有多笔组成的组合结构,承载着契刻者一定的意图,已具有原始文字的性质,且与商代甲骨文有某种联系,很可能是汉字的滥觞。

  在遗址红烧土块上发现有炭化的稻米遗存,经鉴定,被确认为是一种带有灿稻特征的古栽培稻。它的发现打破了黄淮流域的稻米来自于长江流域的传统观点,充分证明了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农业文明是同时起步发展的。

  贾湖遗址的发掘,再现了八千年前人类生活的景象。其代表的贾湖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第一个具有确定时期记载的文化遗存,是“人类从愚昧迈向文明的第一道门槛”。贾湖遗址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12: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贾湖骨笛音律分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12: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古“ 指宽度律”之假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13: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贾湖遗址二批出土的骨龠测音采样吹奏报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14: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典律学道器一元、律历一元的传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16: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律历对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8 10: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很有价值的文章,确实是律历合一的实物模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发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手机版|上古天真网

GMT+8, 2024-12-21 21:14 , Processed in 0.05303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2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